基本解释
所谓“僵尸银行”,指一些经济意义上的净资产已低于0,但仍然在政府支持下偿付债务并保持运营的金融机构。
僵尸银行 - 起源
“僵尸银行”作为一个词汇,最早出现是在1987年,美国波士顿学院金融学教授爱德华·凯恩(Edward Kane)用其来解释日本经济“失去十年”的成因,指出当时一些日本银行虽已资不抵债、失去生存能力,但由于政府怕其破产会引发更严重的金融混乱,于是在政府的输血下,这些银行还能勉强维持运转。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但银行业这种既无活力、又不倒闭的状态,不仅难以对实体经济产生支持,反而成为实体经济的拖累。于是在某种程度上,“僵尸银行”也成为日本“失去十年”的代名词。
僵尸银行 - 案例
2011年,欧债危机的愈演愈烈,很快将德夏银行打为最典型的“僵尸银行”。早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法国和比利时合资的德夏银行得到比利时、法国和卢森堡三国政府64亿欧元的注资,方渡过难关;但难以消化的不良资产,最终让该银行难逃欧债危机的大劫,2011年10月,德夏银行最终被分拆。
智库“开放欧洲”经济学家拉乌尔·卢帕勒尔曾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指出,欧洲央行出手固然可避免银行挤兑,但同时也会制造出一批“僵尸银行”,最终的结果是纳税人为此付出更大代价。在金融危机中,欧美普遍存在的国有化恐惧,其实或多或少也同“僵尸银行”有关。
僵尸银行 - 影响
“僵尸银行”(Zombie bank)比破产银行更恐怖。太多潜伏的“僵尸银行”,成为推动危机螺旋式恶化的重大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