堙厄

基本解释

亦作“ 堙阨 ”。阻塞;险阻。 唐 皎然 《苕溪草堂四十三韵》:“蹈善嗟沉冥,履仁伤堙阨。”《新唐书·刘蕡传》:“是以人不率化,气或堙厄,灾旱竟岁,播植愆时。”《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六年》:“陛下遭堙厄之运,正当努力自彊,以壮士民之志,而更为儿女子泣邪!”

展开更多

字义分解

读音:yīn

[yīn]

堵塞:堙窒。堙郁(闷塞,气郁结不畅)。 ◎ 堆成的土山:距堙(古代攻城时,积土为山,然后登堙观察城里敌情)。 ◎ 古同“湮”,埋没。

读音:ě

[ě]

困苦、灾难:厄运。厄境。 ◎ 阻塞:阻厄。 ◎ 险要的地方:险厄。 ◎ 木节。 ◎ 没有肉的骨头。

其他的词语
热门词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