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掖

基本解释

宫掖 gōngyè
[in court] 宫中
后外祖母邓朱,出入宫掖。——《后汉书·和帝阴后纪》

详细解释

指皇宫。掖,掖庭,宫中的旁舍,嫔妃居住的地方。《后汉书·窦宪传》:“ 宪 恃宫掖声埶,遂以贱直请夺 沁水公主 园田。” 唐 柳宗元 《龟背戏》诗:“ 长安 新技出宫掖,喧喧初徧王侯宅。”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时有道士 郭行真 ,出入宫掖,为 则天 行厌胜之术。” 明 汤显祖 《紫钗记·节镇宣恩》:“那黄衫豪士虽係隐姓埋名,他力量又能暗通宫掖。”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六·恪妃》:“ 申 生 悋妃 ,竟入宫掖。”参见“ 掖庭 ”。

展开更多

字义分解

读音:gōng

[gōng]

房屋(封建时代专指帝王的住所):宫室。宫廷。宫殿。宫观(guàn )(a.供帝王游乐的离宫;b.道教的庙宇)。宫禁。宫苑。宫刑。 ◎ 神话中神仙居住的房屋:天宫。龙宫。蟾宫。 ◎ 庙宇的名称:雍和宫。 ◎ 一些文化娱乐场所:少年宫。文化宫。 ◎ 天文上黄道分为十二宫,每一宫三十度。 ◎ 中国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1”。 ◎ 指“子宫”(妇女生殖器官)。 ◎ 姓。

读音:yè,yē

[yè,yē]

用手扶着别人的胳膊:扶掖。 ◎ 扶持别人:掖护。奖掖。 ◎ 古同“腋”,旁边。

其他的词语
热门词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