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夏季伏天。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夷水》:“﹝ 杨溪 ﹞北流注于 夷水 ,此水清泠甚于 大溪 ,纵暑伏之辰,尚无能澡其津流也。” 宋 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刘彦齐》:“其所藏名迹,不啻千卷。每暑伏晒曝,一一亲自卷舒,终日不倦。”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其山暑伏有蓄雪。”
夏季伏天。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夷水》:“﹝ 杨溪 ﹞北流注于 夷水 ,此水清泠甚于 大溪 ,纵暑伏之辰,尚无能澡其津流也。” 宋 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刘彦齐》:“其所藏名迹,不啻千卷。每暑伏晒曝,一一亲自卷舒,终日不倦。”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其山暑伏有蓄雪。”
读音:shǔ
[shǔ]
热:暑天。暑热。暑假。酷暑。 ◎ 中医学“六淫”之一。
读音:fú
[fú]
趴,脸向下,体前屈:伏卧。伏案读书。 ◎ 低下去:此起彼伏。 ◎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 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 ◎ 隐藏:伏兵。埋伏。 ◎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