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

基本解释

科举时代专为考试选拔武官而设的科目。 唐 武则天 长安 二年(702年)设武举,为武科之始。以后历朝皆因之,但不定期举行,至 明 代中期始定武乡试、武会试之制。 清 代沿袭,考试科目为马箭、步箭、弓、刀、石,均名外场,又以默写武经为内场。其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及童生、生员、举人、进士、状元等名目均与文科同,但加武字以别之。 光绪 二十七年(1901年)废止。参阅《文献通考·选举七》、《明史·选举志二》。

展开更多

字义分解

读音:wǔ

[wǔ]

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文”相对:武装。武器。武警。武林。武坛。武生。武旦。武丑。武净。武举。 ◎ 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断。武士。武夫。 ◎ 半步,泛指脚步:步武。踵武。行(xíng )不数武。 ◎ 姓。

读音:kē

[kē]

动植物的分类单位:狮子属于猫科。槐树是豆科。 ◎ 机关内部组织的划分:科室。财务科。 ◎ 学术或专业的类别:科目。学科。文科。外科。 ◎ 古代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科举。科甲。科第。登科。 ◎ 判定(刑罚):科处(chù)。科罚。 ◎ 古典戏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笑科。科白。 ◎ 古同“棵”。

其他的词语
热门词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