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茯芩
茯苓(中药的一种):性甘、淡、平,含有茯苓酶、植物纤维素、葡萄糖、果糖及灰粉等,除胸助逆气心下结气、治疼痛、寒热烦满、咳逆、利小便、利水湿和脾胃,为缓和剂,适于心下悸、小便不利、皮下水肿、睡眠不安症。
读音:fú
[fú]
〔茯苓〕寄生在松树根上的一种块状菌类植物,皮黑色,有皱纹,内部白色或粉红色;包含松根的称“茯神”,均可入药,亦可食。
读音:qín
[qín]
〔黄芩〕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对生,花淡紫色,或带青白色,根长大,色深黄,可入药。 ◎ 古书上指芦苇一类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