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椒

shǔ jiāo
蜀椒的解释

1.落叶灌木﹐产于蜀中﹐又称巴椒﹑川椒。果实光黑﹐肉厚皮皱﹐腹里白﹐气味辛辣﹐可作香料。

蜀椒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shǔ

[shǔ]

中国四川省的别称:蜀本(宋代在四川刻印的书籍)。蜀客(旅游蜀地的人)。蜀椒。蜀绣(四川出产的刺绣)。蜀锦。得陇望蜀。 ◎ 中国朝代名:蜀汉。 ◎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四川省成都市一带。

读音:jiāo

[jiāo]

〔花椒〕a.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果实球形,暗红色,种子黑色,可供药用或调味;b.这种植物的果实,简称“椒”,如“椒盐”。“椒酒”。“椒桂”(常用来喻贤人)。 ◎ 〔胡椒〕a.常绿藤本植物,果实球形,红色,成熟后红黑色,味辛辣,可供药用或调味;b.这种植物的果实。

蜀椒造句 更多
1、“屠苏酒”由大黄、蜀椒、桔梗、桂心、防风、白术、虎杖、乌头等八味中药配成,其义为“屠绝鬼气”,“苏省人魂”。 2、将蜀椒去闭口者,去椒目,焙干研末,与面粉拌和,加水揉成小饼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