跂的意思
跂拼音
跂笔画
11
注音
ㄑㄧˊ ㄑㄧˋ
繁体字
部首笔画
7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形声
笔顺
竖折横竖横竖横横竖折捺
跂的意思、基本信息
跂五笔86:KHFC
跂五笔98:KHFC
五行:火
UniCode:U+8DC2
四角号码:64147
仓颉:RMJE
GBK编码:DA96
规范汉字:7257
跂的解释

基本解释


qí   ㄑㄧˊ
◎ 多生的脚趾:“故合者不为骈,而枝者不为跂。”
◎ 爬动:“跂行喙息蠕动之类,莫不就安利而辟危殆。”
◎ 慢走。

跂的详细解释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qí 
〈形〉
(1) (形声。从足,支声。本义:多出的脚趾)
(2) 同本义 [having extra toes]
跂,足多指也。——《说文》
而枝者不为跂。——《庄子·骈拇》
(3) 又如:跂骨(脚跟骨,胫骨前垂的部分)
(4) 通“歧”。分叉 [fork]
夫挟依于跋躍之术。——《淮南子·俶真》注:“跂躍,犹龃龉,不正之道也。”
(5) 又如:跂趋(不同的趋向);跂途(歧路)
(6) 另见 qì
基本词义

〈动〉
(1) 抬起脚后跟站着 [stand on tiptoe]
离纵而跂訾者也。——《荀子·非十二子》。注:“谓跂足违俗而恣其志意,亦谓跂足自高而訾毁于人。”
吾尝跂而望矣。——《荀子·劝学》
(2) 又如:跂望(举起脚跟远望);跂踵(举起脚跟远望);跂予望之(举起脚跟远望)
(3) 盼望;向往;企求 [hope for;long for;yearn for]
日夜跂而望归。——《史记·高祖纪》
(4) 又如:跂及(企及);跂仰(钦仰;想慕);跂足(喻盼望,期望)
(5) 另见 qí 

跂的汉语字典

汉语字典

[①][qí]
[《廣韻》巨支切,平支,羣。]
亦作“呮1”。
(1)多出的脚趾。
(2)分叉。
(3)通“蚑”。虫行貌。
(4)指虫足。
(5)通“伎”。参见“跂跂”。
[②][qǐ]
[《廣韻》丘弭切,上紙,溪。]
(1)踮起脚跟。
(2)指底脚、基础。
(3)盼望;向往;企求。
(4)飞;将飞貌。
(5)跷跃。
(6)引申为跛行。参见“跂2踦”、“跂2蹇”。
(7)靠着;傍着。
(8)抵拒,排除。
(9)最高处。
(10)山林中精怪虁的别名。传说一足。
[③][qì]
[《廣韻》去智切,去寘,溪。]
垂足而坐。参见“跂3石”、“跂3坐”。
[④][jī]
[《集韻》竭戟切,入陌,羣。]
通“屐1”。
见“跂4蹻”。

音韵参考

[广 韵]:巨支切,上平5支,qí,止開三平支A群
[平水韵]:上声四纸·去声四寘
[粤 语]:kei4kei5

跂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中】【足字部】 跂;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1222第25(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巨支切【集韻】【韻會】翹移切,𠀤音歧。【說文】足多指也。【莊子·騈拇篇】故合者不爲騈,而枝者不爲跂。 又【集韻】與蚑同。蟲行也。【前漢·禮樂志】跂行畢逮。【註】凡有足而行者稱跂行也。【淮南子·原道訓】跂行喙息。 又【集韻】【韻會】𠀤章移切,音支。【莊子·馬蹄篇】蹩躠爲仁,踶跂爲義。【註】皆用心力爲仁義之貌。 又【集韻】輦尒切,音邐。義同。 又【廣韻】丘弭切【集韻】遣尒切。𠀤與企同。望也。【類篇】舉踵也。【詩·衞風】跂予望之。【傳】跂足則可以望見之。【禮·檀弓】不至焉者,跂而及之。 又國名。【山海經】跂踵國,在拘纓東。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去智切,音吱。垂足坐。又舉足望。 又【集韻】渠羈切,音奇。緩走。亦作𩨝。 又竭戟切,音劇。足也。
跂的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展开更多
跂的词语 更多
跂的成语 更多
跂的组词 更多
跂的造句 更多
跂的谜语 更多
跂的歇后语 更多
跂(qí)同音字 更多
跂(qì)同音字 更多
跂(足)同部首字 更多
跂(11)同笔画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