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时有两个知名的女将军,一个是沈云英,她出身武职世家,父亲沈至绪是武进士。
2、沈兰亭认得他们,沐泽和张开颜,与他同是万历二年的进士。
3、所以他曾在一幅摺扇上面画了一个崔判官、一个钟进士、一个张天师,三人因感到无能为力,只要望洋兴叹。
4、不过这余小姐也是不栉进士,学富五车。
5、周彦晖,登咸亨五年进士第。诗二首。
6、明代正德年间,镇原人许理进士及第,博得皇帝赏识,任职京城.
7、皇帝十分欣赏,赐他同进士出身。
8、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袁崇焕中三甲第四十名,赐同进士出身,授福建邵武知县。
9、明清实行科举制度,殿试后,将写有中进士者姓名的黄榜,接出午门,在鼓乐仪仗引导下,经天安门,东转出长安左门,张挂在临时搭建的龙篷内。
10、王鉴,贞元十六年登进士第。诗一首。
11、渔溪王氏不落窠臼,也出了文化名人——王永贤(王万庄公第四代孙),永贤进士出身,谦虚恭谨,为观文殿学士,得皇帝、宰辅以及同僚的赏识。
12、这份康熙年间的报纸公布了三年才有一期的进士题名录,报纸上清晰可见金榜题名的名单。
13、其实,他的祖上并非明新州的当地人,实为距此数千里之遥的龙化州人氏,先辈曾出过武进士,系当地一小望族。
14、还有格言、箴言、学田、学山、进士题名等碑,反映了学校教育的内容、经费来源和人才培养情况。
15、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进士及第的天津前贤吴念湖,一生喜词曲,即使在知府任上,也“尝酒后耳热,偕二三友人演南北二剧”。
16、唐朝诗赋让人醉生梦死,都是因为唐玄宗把诗赋加进了进士科为主要的内容。
17、始祖,字远宝,行二世居陇西年二十四举进士,又举博学鸿词为太子校书,年二十九逝世于京师,迁葬庆义乡地名嵩原配。
18、进士科也是常科,考取更难,最为尊贵,地位亦成为各科之首。
19、中进士后,胡本可择富庶之地,挑肥缺之官,但他毅然拒之,宁愿到边远贫瘠之地贵州。
20、宋代朝廷对进士又特别尊重,故有“焚香礼进士”之说。“民”成为“进士”之后自然会发展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这是宋代出现“士以天下为己任”意识的主要原因。换句话说,他们已自认为是政治主体,不仅是文化主题或道德主体而已。余英时
22、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光朝年五十中进士,历任袁州司户参军、左承奉郎、秘书省正字兼国史编修、著作佐郎、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
23、本受托教你读书写字,不盼你为扫眉才女,不栉进士,只求能知书达理,不致目不识丁,而你如此顽劣不勤。
24、这倒并不是说现在的某些干部像封建时代的如夫人、同进士,而是觉得这个括弧待遇一样让人刺眼。
25、正德三年进士,特授一甲传胪、翰林院检讨.
26、始祖,字远宝,行二世居陇西年二十四举进士,又举博学鸿词为太子校书,年二十九逝世于京师,迁葬庆义乡地名嵩原配。
27、以八金买倡妇,实为亲王孙女、相国侄妇、进士夫人。
28、御赐金桂、清代金鳌石拱桥、进士坊木牌楼是深厚人文文化的沉淀.
29、韬,三人皆登进士,扬历清显。
30、廖有方,交州人。元和十一年进士第,改名游卿,官校书郎。诗一首。
31、少……少主,天家恩赐张兄同进士出身,正九品下登仕郎。
32、正德进士,读书西樵山,经史精治,嘉庆年间官至尚书。
33、唐调露二年,刘思立为考功员外郎,以进士试策灭裂,请帖经以观其学,试杂文以观其才。
34、陈碧娘的丈夫姓许名汉青,福建晋江东石人,是唐德宗壬午科进士擢迁兵部尚书郎许稷的裔孙,中进士后授为文信郎。
35、常科的科目,设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算、明字、一史、三史、道举、童子、开元礼等。
36、这本书的作者,是广东信宜县的进士李崇忠,他曾在四川做过小官,虽然没什么宦迹,却很擅长科举文章写作。
37、宋代朝廷对进士又特别尊重,故有“焚香礼进士”之说。“民”成为“进士”之后自然会发展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这是宋代出现“士以天下为己任”意识的主要原因。换句话说,他们已自认为是政治主体,不仅是文化主题或道德主体而已。余英时
38、去年辽国的刘三嘏曾考取进士,一篇《一矢毙双鹿赋》辞彩华丽,辽帝极其赞赏,并将大辽国的四公主许配给他。
39、横眉南北分别刻有“旌表已故儒童陈让妻阴氏节孝坊”、“赐进士出身署荥阳县事山右张翼立”字样,浮雕精美。
40、章鸿雁,字渐甫,号南国先生,福建建瓯人,隆兴元年进士,人称章武夷,与左唯湘并称靖国年间中兴两大名臣。
41、只有参加进士科考试及第才有踏上仕途的可能,而要进士科及第,少不了要请名师指点,权要延誉。
42、“富阳素有‘造纸之乡’的美称,‘京都状元富阳纸,十件元书考进士’,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富阳传统竹纸——元书纸对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
43、谢远涵17岁入县学,19岁中举人,20岁时进京赴考光绪甲午恩科,殿试中三甲第五十五名,赐同进士出身,次年被钦点为翰林,彼时才2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