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渠

zhènɡ ɡuó qú
郑国渠的解释

古代关中平原上的人工灌溉渠。公元前237年,秦王嬴政采纳韩国水利家郑国的建议,开凿引泾水入洛河的灌溉渠。渠长150多千米,灌田280万亩,关中成为沃野。汉、魏时期仍发挥作用,唐代后逐渐堙废。

郑国渠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zhèng

[zhèng]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新郑县一带:郑人买履(讽喻那些只相信教条,不顾客观实际的人)。 ◎ 姓。

读音:guó

[guó]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国家。国土。国体(a.国家的性质;b.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a.国家的宝物;b.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国”)。 ◎ 特指中国的: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 ◎ 姓。

读音:qú

[qú]

水道,特指人工开的河道或水沟:渠道(亦指途径,门路)。沟渠。 ◎ 大:渠帅。渠魁(首领)。 ◎ 方言,他:渠侬(他,他们)。渠辈。 ◎ 车辋,古代车轮的外圈。

郑国渠造句 更多
1、郑国渠、鸿沟等著名的水利工程不仅促进了当时的农业,而且造福后世。2、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修的芍陂,战国时期魏国修筑的西门豹渠,秦国蜀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修的郑国渠,都是著名的水利工程。3、从都江堰到郑国渠,从白鹤梁到坎尔井,一部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与水旱灾害持续不断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