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潮苏海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hán cháo sū hǎi ㄏㄢˊ ㄔㄠˊ ㄙㄨ ㄏㄞˇ

韩潮苏海(韓潮蘇海) 


亦作“ 韩海苏潮 ”。 谓 唐 韩愈 和 宋 苏轼 的文章如潮如海,气势磅礡,波澜壮阔。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韩海苏潮》:“国朝 萧墨 《经史管窥》引 李耆卿 《文章精义》云:‘ 韩 如海, 柳 如泉, 欧 如澜, 苏 如潮。’然则今人称‘韩潮苏海’,误矣。” 杨毓煇 《郑观应<盛世危言>跋》:“观其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直兼乎 韩 潮 苏 海,则不啻读《经世文编》焉。”

成语词典已有该词条:韩潮苏海

展开更多

字义分解

读音:hán

[hán]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中部、山西省东南部。 ◎ 指“韩国”(位于亚洲朝鲜半岛南部)。 ◎ 姓。

读音:cháo

[cháo]

海水因为受了日月的引力而定时涨落的现象:潮水。潮汐。涨潮。落潮。潮汛。潮流。潮涌。 ◎ 像潮水那样汹涌起伏的:思潮。热潮。新潮。潮红。潮热。心潮澎湃。 ◎ 湿:潮气。返潮。潮湿。 ◎ 方言,技术不高:手艺潮。

读音:sū

[sū]

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 ◎ 指须头下垂物:流苏。 ◎ 昏迷中醒过来:苏生。苏醒。死而复苏。 ◎ 缓解,解除:以苏其困。 ◎ 特指“江苏省”、“苏州市”:苏剧。苏绣(苏州的刺绣)。 ◎ 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 ◎ 姓。 ◎ 见“噜”字“噜苏”。

读音:hǎi

[hǎi]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海洋。海域。海拔。海疆。海内。海岸。海誓山盟。五湖四海。 ◎ 用于湖泊名称:青海。中南海。 ◎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海碗。海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海口。 ◎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海。火海。 ◎ 漫无目标地:海骂。海找。 ◎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海棠。 ◎ 特指中国上海:海派。 ◎ 姓。

大海的词语
热门词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