鼍的意思
鼍拼音
tuó
鼍笔画
20
注音
ㄊㄨㄛˊ
繁体字
部首笔画
12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造字法
笔顺
竖折横竖折横竖折横竖横横竖折横竖折横横折
鼍的意思、基本信息
鼍五笔86:KKLN
鼍五笔98:KKLN
五行:火
UniCode:U+9F0D
四角号码:66716
仓颉:XRRWM
GBK编码:F6BE
规范汉字:6430
鼍的解释

基本解释


(鼉)
tuó   ㄊㄨㄛˊ
◎ 爬行动物,吻短,体长二米多,背部、尾部均有麟甲。穴居江河岸边,皮可以蒙鼓。亦称“扬子鳄”、“鼍龙”、“猪婆龙”。

鼍的详细解释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鼉 tuó 
〈名〉
(1) 扬子鳄 [Yangtze alligator],钝吻鳄科的一种爬行动物( Alligator sinensis ),产于长江下游,是中国特产。亦称“鼍龙”,俗称“猪婆龙”
(鱼鳖鼋鼍。)《墨子·公输》
(2) 如:鼍更(鼍的鸣声);鼍鼓(鼍皮制成的鼓);鼍风鱼(传说中的鼍类动物)

鼍的汉语字典

汉语字典

[①][tuó]
[《廣韻》徒河切,平歌,定。]
亦作“1”。“鼍1”的繁体字。亦作“鱓2”。
扬子鳄。也称鼉龙、猪婆龙。爬行动物。体长丈馀。背部与尾部有角质鳞甲。穴居于江河岸边和湖沼底部。其皮可以制鼓。

音韵参考

[平水韵]:下平五歌
[粤 语]:to4

鼍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亥集下】【黽字部】 鼉; 康熙笔画:25; 页码:页1525第07(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徒何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何切,𠀤音駝。【說文】水蟲。【陸璣云】鼉似蜥蜴,長丈餘,其甲如鎧,皮堅厚,可冒鼓。【詩·大雅】鼉鼓逢逢。一說鼓聲逢逢,象鼉鳴。【續博物志】鼉長一丈,其聲似鼓。【埤雅】鼉鳴應更,吳越謂之鼉更。又鼉欲雨則鳴,里俗以鼉識雨。【禮·月令】季夏,天子命漁師,伐蛟取鼉,登龜取黿。 亦作鱓。【呂氏春秋】帝顓頊令鱓先爲樂倡,鱓乃偃浸,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卽鼉也。又【史記·晉世家】曲沃桓叔子鱓。【索隱】鱓音陀。 又【集韻】唐干切,音壇。又時戰切,音繕。義𠀤同。 又叶徒沿切,音田。【馬融·廣成頌】左挈夔龍,右提蛟鼉。春獻王鮪,夏薦𪔀黿。
考證:〔以其尾鼓其腹,其音鱓。〕 謹照呂氏春秋原文鱓改英。
鼍的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八字精批 八字合婚 八字起名 八字财运 2024运势 测终身运 姓名详批 结婚吉日
已出生未出生
展开更多
鼍的词语 更多
鼍的成语 更多
鼍的组词 更多
鼍的造句 更多
鼍的谜语 更多
鼍的歇后语 更多
鼍(tuó)同音字 更多
鼍(黽)同部首字 更多
鼍(20)同笔画字 更多
付费后即可复制当前文章
《鼍|鼍拼音|鼍怎么读|鼍部首|鼍意思-字典翻译》
限时特价:5.99元/篇原价: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