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少有震撼心灵、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情景,却常常只是心灵的微颤,比如我们的心头经常会掠过一丝异样的感觉,或是内心被隐隐触动了一下,或是一个闪念,如流星乍过。这些心灵的最初微颤往往突发于非预期的瞬间,由于我们不在意,它们很快就湮没消逝了。但是对写作来讲,它们却至关重要,不可忽视。不少作家常常会随手记下突现于脑海的一点感触或一句妙语。好的文章往往是捕捉到最初的心灵微颤,再加上深入思考而写成的。
世上再没有比人的心灵更敏感更柔软的了。自然界一草一木、风雨流霞,人们的一笑一颦、片言只语,社会潮流中溅起的一朵朵浪花、时代风云里飘落的细细雨丝都可能拨动你的心弦,叩响你的心扉。许多同学缺少写作的素材,并不是所谓生活的单调乏味造成的,而是对生活带给自己的心灵微颤缺少一份关注,缺少一份珍视。这种麻木和迟钝会切断大干世界与自己心灵感应的通道。这样一来,写作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米之炊。关内心的微颤,就找到了体验生活的人口,就开拓了精神家园的领地。
一、心灵的最初微颤可能是直觉的光临。直觉是思国中的一位贵宾。它不是经一步一步的逻辑推理而来的,而是突如其来的一种判断、预想、推测,是一种洞察力、想象力和记忆力的巧妙融合,是一种思维闪光。
女位同学从报上看到拍摄电影《鲁迅》的消息,当他读到那些褒扬文字的时候,一个直觉倏然而至:此片未必能受到好评,更难经得起历史的淘洗而获得真正意义的成功。这一直觉判断是简缩思维过程而产生的,但这位同学又继之以深人持久的思索,有了大胆的假设之后,又来了一番“小心地求证”,他在接下来的写作中为证明自己的直觉判断而找到了如下理由。1.此片不像那些戏识的东西,可以编造、想象、添油加醋,稍有曲解、夸张、编造的痕迹,都会受到鲁迅自文字的质疑,就会引来观众的质疑。2.演员通过化妆表演,做到形似并不难,但做到柠似就难了。现在的演员虽不乏知名度和演技,但他们在短时间内对先生的思想难以做到潜心研究、深入挖掘。3、以鲁迅的影响力,此片有潜在的巨大市场,但它的成功与否不能只看票房价值,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表现伟大的“民族魂”,恰恰与急功近利的商业运作格格不入。影片尚未公映,就在报刊上大肆炒作,乃不良之预兆。应该说,他的文章言之成理,不仅能自圆其说,还颇具说服力。他凭直觉而质疑,又以绵密独到的分析使直觉有了坚实的支撑。这篇文章先有一丝想法,而后再设法论证它,完善它,这说明了最初的心灵微颤对于写作的重要性,也可以说,它是此文的源头。后面的思考是常规的、逻辑的,但开头却是一种直觉,它稍纵即逝,弥足珍贵。
爱因斯坦说:“真正可贵的因素是直觉。”直觉是创造性思维活跃的一种表现,它能够直接迅速地抓住问题或事物的本质和关键,因为它尚停留在心灵微颤的阶段,未必能马上说清楚全部的依据和道理,但它的价值主要是激活思维,萌发一种新的意念和整体性的认知突破,产生写作的灵感和冲动。
直觉思维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注重逻辑思维的应试教育中,直觉几乎不被提起,更逞论对它的培养和利用。此文的写作实践告诉我们,机灵的推测、大胆的假设和迅速得出非定势的结论,对于写出有创意的文章十分重要。
二、心灵的最初微颤可能是有了突发的思维兴奋点,是敏锐的思想触角碰到了陌生而新奇的东西。因为它游离于惯常思路之外,是一种对已有认识的超越,所以这时它会带给你一点小小的意外和惊喜。它往往是产生一种新想法的预兆或苗头。形象地说,作为一种初显的朦胧意识,它犹如起于青萍之末的微风,离形成完备的思想,离诉诸笔墨尚远,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只要予以进一步的深究和开发,必能结出思想的硕果。
学习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一位同学并未按“本文揭露封建官吏征敛的凶悍和人民遭害的深重”的主旨去解读课文,而是对文中捕蛇者“弛然而卧…‘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其余,则熙熙而乐”等文句发生了思考的兴趣,心里似乎有了这样一点令其兴奋的星火的微弱闪光:这些捕蛇者的生活中也有其安逸松弛、自得其乐的一面。而今人虽然不用冒险捕蛇,但要关注和应付的事也很多,有的也充满艰难和危险,而捕蛇者们以蛇完税之后却能放松地睡觉,香甜地吃饭,快快乐乐地活着,其生活的幸福指数未必就不如今人。即此一念,他体验到了非模式化的、多元化阅读带来的情味。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他在作文中表述了这样的观点: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差异的只是物质生活和外部环境,人们心理上感受的苦乐悲喜也许并无多少差别,它们大致上应该是等量的、均衡的。在人生的各阶段也大抵如此——童年懵懂无知却无忧无虑,青少年生龙活虎却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老年人有一份历练之后的沉稳从容但体衰力疲。所以,无论是人生的各个阶段,还是历史上各个阶段的人都有他的幸福和烦恼,精神领域也存在着某种“生态平衡”,无须羡慕和鄙薄某个历史时期、某个年龄段的任何人,也别以为富者、权重者就一定比平民百姓幸福。要获得快乐,享有幸福,关键在于看重我们自己眼前的每一天,努力去过好它。这样的见地无疑很具深度和概括力,而其源头就在于阅读《捕蛇者说》时的那一瞬间的心灵微颤。
兴奋点往往是在思考与阅读两者交互作用下产生的,是一种动态的产物,它往往伴随心灵的微颤。巴金先生说他常在阅读他人作品时萌发了写作的欲念,阅读是思想的催生素。可惜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不是去教会学生自主地、自由地阅读课文,不是让学生以自己的思想与课文的思想在碰撞中产生火花。如果说读者的思想是“厂,作品的思想也是“厂,那么“1+1,2”这个公式是很能说明阅读的思想效应的。可是当阅读过程缺失了心灵的微颤甚至共鸣而成为一种机械程序的时候,不仅使阅读自身变得无趣,更严重的是与心灵的沟通渠道将被堵塞,阅读与写作之间相互激活、汇合交融的新空间将被大大挤压。
多少年来,“读写结合”常常只被定位于写作方法和技巧的借鉴及运用上。其实这是次要的,如果我们在读书时常有一种心灵的微颤而导致思路上的更新、拓宽,让阅读成为对思想的磨砺,那么我们的写作就能从根本上得到滋养和充实,而决不仅仅是方法技巧上的模仿。
三、最初心灵的微颤可能是心弦被生活的某一细节轻轻拨动了一下所致,如若留意,把瞬间定格,就可捕捉到生活激流中的活鱼。
有位同学每日骑车到校,他从不闯红灯,但也常常会超过停车线,哪怕是半米也好,似乎这就争得了时间。所以有时难免被交通协管员训斥几句,因常遇此事,也就无所谓了。这天,他又把车停在了线外,右边的一位女协管员只对他笑了笑,做了一下让他退回去的手势,他乖乖地、象征性地往后退了一下。但是她还是笑了笑,再挥挥手。他发现自己还是超出了大约三十厘米,于是只得再往后退。就在这时,他的心微颤了一下——是这位女协管员的甜甜一笑使他自觉自愿地一“退”再“退”,她的笑似乎比其他协管员的厉声训斥更有指挥力。微笑原来还有这种神奇的魅力。他由此而想到创造生活的美好和谐原来也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难。
无独有偶。有一天,考试失败的他漫无目的地在大街上闲逛,见到一卖花女孩,她不停地吆喝着,将手捧的鲜花热情地递到一个个行人面前,可是几乎未见有人掏钱买花,有人还显出讨厌鄙夷的神色,但她脸上的笑容却不曾消失,而且她的笑容并非那种经过职业训练的机械的表情,而是一种自然真诚的流露,他的内心又有了一丝颤动,他说不清自己为什么会马上走向她并买下了一束花,其实他并不需要这束花。也许是要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是这个卖花的女孩用微笑使自己懂得了要用灿烂的笑去面对挫折,面对人生……
这两次微笑极易被忽略,它们就像蜻蜓点水,给予内心的作用是极其微弱的,但是这位同学却从这心灵的微颤中得到了一种感悟。也许这种“微颤’’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它们都为我们写作提供了无比鲜活的素材,问题就在于你是否关注了自己的心灵。当我们在读到一些佳作时,常常会慨叹:这种事情我也见过,怎么就没想到写到作文中去呢?问题其实不在于见没见过,而在于在那瞬间,它是否在你心里留下过痕迹,你是否把它贮存于记忆的仓库。传统的写作理论总是让我们“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从理论上说这并没有错,但缺少可操作性,还容易让人把“观察’’误解为光用眼睛看,把“思考”理解为纯粹理性地演绎推理。凡日常生活中引起我们心灵微颤的细节皆有其独特的情味、魅力或思想寓意,就像上面所讲的两次微笑一样,与其说是用眼睛看到的,还不如说是用心灵看到的。而且,唯有当思考与生活中的动情点相结合时才会有价值。记得写“观察日记”的训练,由于一些人的大力倡导,曾在全国流行一时,为什么后来便无声无息了呢?因为它对于写作实在难见成效。今天看来,与其写“观察日记”,还不如写“心灵日记”,随时记录心灵被生活细节所触动而产生的微颤。
常态生活冲,我们的心灵世界少有电闪雷鸣、山呼海啸,多的只是瞬间微颤而已。外部世界需要我们关注,然而更需要关注的是我们隐秘而孤独的内心,因为只有引发我们心灵微颤的外部事件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心灵的瞬间微颤,只有屏息倾听才能察觉,只有摒弃浮躁和杂念才能精确感知。古人说万物静中得,可谓至理名言。只有心静如水,一丝清风便能使之泛起美丽的涟漪。千万不要让种种物欲和功利之心使我们原本宁静纯真的心灵蒙垢、变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