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三语文第二单元综合试题(含答案)

考前练习

初中阶段对于学生们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时期,对每个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下文为大家准备了初三语文第二单元综合试题,供大家参考。

苏教版初三语文第二单元综合试题(含答案)

第一部分(共24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huì 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xì 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xiāo 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jīn 不住悲凉起来了。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后面的括号里改正。(4分)

(1)与日具增 一望无际 迫不及待 红活圆实( )

(2)松松爽爽 永不变更 郑重其是 十拿九稳( )

(3)迟疑不决 莫名其妙 惊惶失措 横七坚八( )

(4)吞吞吐吐 狼狈不勘 鄙夷不屑 理直气壮( )

3.下列加点字或词语的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看到园里肥硕的瓜果,吴奶奶脸上露出了微笑。(肥硕:指果实又大又饱满。)

B.作为课代表,小明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赢得了老师充分的信任。(一丝不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苟:随便。)

C.“一日之计在于晨”,沐浴在一天中最温和的阳光里,耳边是悦耳的鸟鸣,你是否已经陶醉在姹紫嫣红的晨光之中?你是不是感到神清气爽?(计:计算。)

D.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4.名著阅读。(6分)

(1)《格列佛游记》中,在利立浦特小人国的旁边还有一个小人国——不来夫斯库,两国之间发生战争的原因是什么?(2分)

(2)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用什么办法选拔官员的?请简要叙说。(4分)

5.下面一段话中有几处语病,请按要求修改。(3分,每小题1分)

乘车时希望有个座位,这无可厚非,坐着毕竟比站着要舒服。但是,也应该看到,那些年纪大的老人,(A)只能站在车厢内随着车辆的颠簸而摇摇晃晃,(B)由于体质弱“竞争”不过年轻人,(C)他们会不会因体力不支而跌倒?车厢内有人想过这个问题没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重老人,古人都推崇备至。我们怎能不坚持学习呢?面对老弱病残,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1)文中有一个句子用词重复,应该删去的是: 。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A)(B)(C)顺序不当,应调整为: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应改为: 。

6.默写古诗词或写出相应的作者、篇名。(5分)

(1)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2)蒹葭苍苍, 。 ,在水一方。(《蒹葭》)

(3)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4)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5) ,我言秋日胜春朝。( 《秋词》)

(6) ,在河之洲。(《关雎》)

(7)大漠孤烟直, 。(王维《 》)

第二部分(共36分)

(一)阅读《我的叔叔于勒》选文,完成文后问题。(12分)

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时候是全家惟一的希望,在这以前则是全家的恐怖。

据说他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在穷人家,这是最大的罪恶。在有钱的人家,一个人好玩乐无非算作糊涂荒唐,大家笑嘻嘻地称他一声“花花公子”。在生活困难的人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那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 一部分。

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 打发他到美洲去。

我这位于勒叔叔一到那里就做上了不知什么买卖,不久就写信来说,他赚了点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这封信使我们家里人深为感动。于勒,大家都认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有一位船长又告诉我们,说于勒已经租了一所大店铺,做着一桩很大的买卖。

两年后又接到第二封信,信上说:“亲爱的菲利普,我给你写这封信,免得你担心我的健康,我身体很好,买卖也好。明天我就动身到南美去作长期旅行。也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如果真不给你写信,你也不必担心。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我希望为期不远,那时我们就可以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

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

果然,十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7.为什么于勒由“全家的恐怖”变成了“全家惟一的希望”?“希望”一词具体指什么?(2分)

8.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全家人怎样的心理?(2分)

9.选文最后一段中“果然,十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这句话有照应上文的作用,它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3分)

10.读了选文,你认为于勒是一个怎样的人?理由是什么?(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12分)

匆 匆

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①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②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1.文章开头写了哪些自然现象?请加以概括。(3分)

12.从第二段看,“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的原因是什么?(3分)

13.从文中画线的两句中任选一句,指出它的修辞手法,并说明其作用。(4分)

①太阳他 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②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14.第四段中,作者用了一连串问句,表达了他的哪些感慨?(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12分)

野 老

刘正权

德顺赶集回来时,天色还早,他一爬上寨门就拐弯去了村主任家,村主任家还开了个小杂货铺,地里缺什么他那卖什么,德顺是看见路边田里的 杂草从秧苗间冒出头来才想起忘了捎几袋野老的。

电视广告上说了的,稻田要除草,还是用野老!德顺都用了三年了,这药不赖,在黑王寨赢了个好名声,黑王寨的人买别的东西可能不认牌子,但对种子、农药、化肥却是非用名牌不可的。

主任婆娘是个破竹竿子嘴,老远就能听见她的嘴噼里啪啦响着,倒也给店子聚了不少人气,看见德顺手里拎的提篓沉沉的,主任婆娘眉眼阴了下来,“哟,德顺,赶集啊!”

“嗯,赶集!”德顺扬了扬手里的提篓。

“咋,嫌我这里的东西贵,黑了你的钱?大老远跑集上花冤枉钱啊!”主任婆娘吐出一粒瓜粒壳。

“哪里,我这是顺带,拿山货换的!”德顺急忙申明,得罪村主任可以,得罪主任婆娘不可以,这婆娘,记仇,芝麻大的事可以记你一辈子。“你看,我要嫌贵,还巴巴地赶了集再上你这买东西?”

一听德顺说买东西,主任婆娘脸色缓过来,“这还差不多,乡里乡亲的,你不帮衬谁帮衬啊,要点啥呢?”

“野老,给我拿四袋!”德顺摸出五元钱来。一袋野老一元二角五分,主任婆娘在鼻子里冷哼了一声,五元钱,多大点利润啊!白冲你使一回表情了,药价都是定了的,她没多大的利润可捞。收了钱,主任婆娘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要我说啊,德顺兄弟你买这是真花冤枉钱呢!”

“冤枉钱,什么意思?”德顺觉得主任婆娘话里有话。

“你家有现成的野老,不是花冤枉钱是啥?”主任婆娘冲旁边几个闲人一挤眼睛,立马有人捂了嘴吃吃笑出声来。

德顺心说有病啊,这娘们,谁个家里备有现成的野老!完了,懒得搭话,拎了提篓往家里走。

离家还有一根烟的路程时,德顺一转身去了北坡崖,北坡崖那有他两块秧田,没准娘这会还在秧田里整草呢,跟娘说一千遍了,打上药,什么草也没了,可她非得下秧田里用手扯,吃的哪门子苦哟。

到了北坡崖,果然娘还在田里,不过身边多了一个人,看那身影,像是二大叔,二大婶过世有三年了,几个孩子都打工去了外地,娘一人守了这么多年寡,两个老辈人在一起倒能说上几句宽心的话。

一个家门的叔嫂,聊个天,咋就被人说成自己的“野老”了呢?德顺心里不是个滋味,缩了头心事重重往回走。

屋里炊烟已将熄未熄的,媳妇正在门口等他呢,德顺看桌上,已摆上了碗筷,德顺就闷头闷脑吭了一句,“加一副杯筷吧!”

媳妇一怔,“咋,有客来?”

德顺说:“二大叔在帮咱扯秧草,你不知道?”“知道,他每天都来呢,可就是不肯落屋吃口饭!”媳妇说。

“我可不想别人说咱家用现成的野老,”德顺说,“请二大叔过来吧!”

媳妇是个老实女人,对德顺话向来言听计从,就去路上拦二大叔,一般情况下,二大叔跟娘在屋前岔路口就分开走,黑王寨不大,但闲言碎语不少。

二大叔来了,很拘谨,望了望德顺。德顺冲媳妇说:“你去炒个鳝鱼片吧,我在集上买回来的,记住,苋菜烂如泥,鳝鱼炒脱皮!”完了冲二大叔笑笑斟上一杯酒,“叔你说我说得对吗?”“对,炒脱皮的鳝鱼才出味,烂如泥的苋菜才可口!”二大叔咪了一口酒,“你这娃还记得我的话呢,二十年了呢!”德顺过十二岁生日时嚷着要吃鳝鱼,寡妇娘在屋里抹眼泪,被二大叔看见了,二大叔啥话没说跑到寨下河沟里,半天工夫才逮了几条,为此在一个鳝鱼洞里还被蛇咬了。

德顺说:“跟叔说个事!”

二大叔一停杯,“你说吧,我听着!”

“我今儿个去买野老,主任婆娘说我家里有现成的野老,我一寻思,敢情是说你和我娘!”

二大叔杯子就停在那里僵住了,“是叔给你添乱了,我回头就走!”德顺手一伸,“啥啊,叔您别说添乱不添乱的,我就问叔一句话,你是真心跟我娘过吗?”

二大叔的嘴嚅了一下,“这得你娘说了算!”

德顺冲厨房喊,“娘您出来一下!”

娘出来了,身上围裙还没取下,她正在厨房里打下手呢,德顺说:“娘您不希望人家说我家里有现成的野老吧!”

娘看了看二大叔,不说话。

德顺说:“娘我就问您一句,您怕不怕人家说你们是嫂子小叔稀里糊涂?要怕,你和二大叔从此绝了来往,要不怕,明天我请客安排您二老合家!”

二大叔和娘慌慌张张站了起来,“娃,这可使不得!”

“有啥使不得的。”德顺喝了一杯酒冲端了鳝鱼上桌的媳妇说:“人活一张皮,这话不错,可这皮要把人憋屈着还不如跟这鳝鱼一样炒脱了它,把日子过出个滋味来,让那些长舌妇的舌头像苋菜一样烂成泥巴。”

完了,德顺冲媳妇一招手,说:“走,拿上那四袋野老,跟我去主任婆娘那儿,咱退了它,换喜糖,要酥心的那种,甜透心,气死他们!”

德顺和媳妇前脚出门,后脚就听见二大叔和娘压抑了半天的哭泣声,那哭泣声像四月的蛙鸣,透着暮春的欢愉和葱茏。

1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题目“野老”的含义。(2分)

16.根据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文章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按下面的格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野老, “野老”, “野老”,撮合“野老”。

17.文中画线句“你家有现成的野老,不是花冤枉钱是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3分)

18.文末“那哭泣声像四月的蛙鸣,透着暮春的欢愉和葱茏”,若将其改为“那哭泣声像七月的蛙鸣,透着盛夏的欢实和葱茏”,这样写好不好?为什么?(4分)

第三部分(共40分)

19.作文。(共40分)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文学是李清照“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是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愤懑,是高尔基“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呼唤;文学是“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千锤百炼,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神来之笔;文学是童年时的歌谣,少年时的梦想……总有一些文学大师深深地影响过你,总有一些文学作品曾潜移默化地感染过你,总有那么一个阶段的文学曾让你梦牵魂绕。

请以“我谈文学”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可以大胆选择除诗歌外你最能驾驭的文体,题目自拟,写你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

(2)请以“理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九年级语文(上)(配套江苏版教材) 第二单元 学会读书(二) 感悟•品味•欣赏 检测题 

参考答案

1.晦 隙 萧 禁(汉语拼音拼写规则、汉字结构特点的正确掌握,对错别字的辨识和改正是中考必考的内容,因而必须正确认读汉字,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2.(1)具—俱;(2)是—事;(3)坚—竖;(4)勘—堪。(这道题难度不大,根据平常积累,很容易判断出错字是哪个。)

3.C(一日之计在于晨:比喻凡事要早做打算,开头就要抓紧。计 :计划,打算。)

4.(1)利立浦特国内围绕吃蛋应该从小端敲还是大端敲引发了叛乱,而不来夫斯库的君主一直在中间煽动,所以两国发生战争。(2)小人国是用在绳子上跳舞的办法来选拔官员的。他们是在一根长约两英尺,离地面十二英寸高的白色的细绳子上表演的。每当有重要官职空缺,不论是因为原官员过世还是失宠撤职(这是常有的事),就会有五六位候补人员呈请皇帝准许他们给皇帝陛下及朝廷百官表演一次绳上舞蹈,谁跳得最高而又不跌下来,谁就接任这个职位。(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识”,还要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概括。课标推荐的中外文学名著,同学们应该对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内容提要等方面都要灵活记忆。)

5.(1)删去“年纪大的”或“老” (2)将(B)句放到(A)句前 (3)面对老弱病残,起身让个座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本题中病句的病因已经指明,只需要我们改正,这样的题难度不大。)

6.(1)潮平两岸阔 (2)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3)千里共婵娟 (4)草色遥看近却无 (5)自古逢秋悲寂寥 刘禹锡 (6)关关雎鸠 (7)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答题时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不写错别字。古诗词中的名句要背诵准确,知道出处和作者。解答本题要借助题目中提示到的上下句或诗词题目、作者来帮助自己回忆。)

7.因为接到于勒的两封信后,全家认为他一回来就能改变家里的经济状况。“希望”指对于于勒归来的渴望,也是对改变处境的渴望。(这里需要结合选文内容来理解,这 一段是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明白了这一点,结合下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8.表现了菲利普夫妇对尽快过上富裕生活的热切期盼和急于向人夸耀的虚荣心理。(由行动分析心理,必须联系上下文考虑,且不能脱离人物的性格特征。)

9.也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解答本题要从文章构思方面考虑,文中前后有两次或两次以上写到某事物,或首尾呼应,或前后照应,就可根据这一点去找对应词或句子。为了使文章内容衔接紧凑,结构严谨,前面写到的,中间或结尾要有交代;后面提到的,前面要有所铺垫。常见的照应方法有三种:首尾照应,前后照应,文题照应。选文中两次提到于勒叔叔写的信,阅读选文,我们不难发现,与之相照应的是第二封信中的“也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

10.示例:于勒当初是一个游手好闲的败家子,他“行为不正,糟蹋钱”,不光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穷困潦倒。后来人们打发他到美洲去,他赚了点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菲利普的损失。(此题属开放性的题目,对于勒的分析只要不与选文相悖,能自圆其说即可。)

11.燕子去了又来,杨柳枯了又青,桃花谢了又开。(结合第一句的内容来概括回答。)

12.时间在无声无息中流逝;而自己虚度时日,内心感到不安。(结合本段内容作答,答出“我” 为什么感到不安,意思对即可。)

13.第①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太阳以人的情态,用“脚”“挪移”把时间的流动表现得具体可感。第②句运用比喻手法,把日子的逝去比作轻烟被吹散、薄雾被蒸融,化抽象为形象,表现了“我”在逝去 的岁月里没有留下什么痕迹。(首先要判断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语句分析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像本题,答出修辞手法并分析出其作用,意思对即可。)

14.①对时光流逝之快的感叹;②对没有作为的自责;③对自己要有所作为的渴求。(要回答作者的感慨,一定要结合全文的主旨:珍惜时间,有所作为。)

15.有两层含义:一是“野老”牌除草剂,二是帮田里除草的二大叔被称为“野老”。(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就本文来说,标题就隐含双重的意思,具有深刻的含义。我们可以用“析内容主旨法”来理解,即从文章的写作内容、作者情感、主题意思入手,分析标题的双重含义。)

16.购买 谈论 遇到(题目中已经列出了顺序,我们只要顺着这一思路略加概括即可得出答案。同义词可以替换,只要意思相同即可。)

17.作用:一是设置悬念,“现成的野老”是啥意思呢;二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德顺看到二大叔和娘在地里拔草做铺垫。[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领全文、引起下文、埋下伏笔、设置悬念、做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等。]

18.示例(1):我觉得“四月的蛙鸣”更好,因为“四月”照应后文的“暮春”,而且更符合老人的哭泣声。示例(2):我觉得“七月的蛙鸣”更好,因为“七月”正是青蛙鸣叫得欢快的时候,与“欢实和葱茏”相照应,老人的哭泣是喜极而泣。(要具体分析两句话中用词的区别,结合文章主旨作答。不设统一答案,只要理由阐述合理即可。)

19.思路点拨:(1)要写好“我谈文学”这一话题作文,首先,选材要精;其次,不能泛泛而谈,应有所侧重;第三,感情要真,我们应该捧着一颗滚烫的心,抒发真情,探讨、交流、争辩等都必须有理有据,真挚坦率;第四,立意要深,不仅要写出对文学的敬仰和赞颂之情,挖掘出文学之所以值得探讨的原因,而且要把视角伸到更广阔的社会大背景中去。

(2)“理想”这个话题,初看来似乎极容易写,因为理想人人皆有。但稍作思考,便会发现,如果仅仅讲述自己的理想,不仅字数难以达到,而且文章难免空洞乏味。我们不妨换个思路:可以结合事例谈自己或别人为理想奋斗的历程,将生活中精彩的片段撷取出来写成记叙文;逻辑思维能力强、擅长推理的同学可以写议论文;感情细腻的同学可以写抒情散文;想象力丰富的同学可以写追求理想的寓言故事。总之,要确定好自己想表达的意思,筛选自己熟悉的文体,融入自己的想象和真情,一气呵成!

(1)例文:

给文学大师的一封信

尊敬的老舍先生:

您好!

我是您的一位忠实小读者,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冒昧地给您写了这封信,是想和您交流一下对文学的感想,希望能得到您的指教。

我读过您的许多文学作品,发现您的作品大多取材于老北京市民生活。您特别善于描绘城市平民的生活和命运,喜欢通过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物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浓缩在一起,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这与您的生活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吧?难怪现在一些文艺工作者总抱怨出不了精品,这恐怕与他们缺少生活体验有很大的关系,您说是吗?您的作品笔触往往能 延伸到对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对民族命运的思考,让我们从轻快诙谐中品味出生活的严峻和沉重,这是现在有些作家做不到的。有的作者喜欢炒作自己,过于关心财富排行榜。其作品要么胡乱恶搞,要么就是 不食人间烟火。排山倒海的文字垃圾,如过眼云烟,谈不上幽默,更别说深刻了。从您的作品中,我读出了您是一位有丰富人生经历和深邃思想的人。

您的作品使用的是一种真正艺 术化了的语言。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都朗朗上口,话剧的对白更是活泼传神。作品中许多人物的语言,具有各自的鲜明性格特征。您的作品一直是现代汉语教科书中经常引用的范例,有许多段落,我烂熟于心。

“风格就是人品。”我深深领悟到您对人品的探寻和追求。打开您的作品,震颤我们心灵的往往是一幕幕人格悲剧的上演。说到这一点,我不能不提到您的作品——《骆驼祥子》——现在已经是我们初中生的必读名著。从祥子年轻力壮到自甘堕落的过程中,我读出了老北京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的悲惨命运,读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残酷,更读出了您对穷苦老百姓的同情和理解。从这部作品中我找到了一双深邃的眼睛——一双能发现堕落社会人们的悲苦和无奈的眼睛,一双能透视黑暗社会的丑陋和残酷的眼睛。是您让我认清了他们的是非善恶,是您帮我界定了“爱”和“憎”的定义,请允许我再次向您表达感谢和敬仰之情。

以上是我个人在阅读您的文学作品后的一些感受,很高兴能与您交流,敬请不吝指正。

此致

敬礼

您的忠实读者:×××

【点评】本文由对老舍文学作品的深刻认识,再到老舍的思想人格引发对目前文坛肤浅之作盛行的忧虑,之后谈到对老舍作品的语言的高度赞美,再由人品去认识其作品的精神内涵。心中有感悟,有褒扬,有探讨。感悟有深度,褒扬有分量,探讨有新意。内容集中丰富,思考具体深入,不仅表明了作者丰厚的阅读积累和生活感悟,更展示了走近文学大师、感悟文学经典的精神升华过程。

(2)例文:

理想,不灭之灯

当大自然剥夺了人类用四肢爬行的能力时,又给了他一根拐杖,这就是理想!

——高尔基

理想,不仅是一个美好的名词,更是人活一世奋斗努力的目标,倘若没有了这个目标,人生也会随之黯然失色。

奥运史上第一个独得三枚田径金牌的女子是美国的威尔玛•鲁道夫,她辉煌的成绩足以令世人感叹,可她曾经被医生判定为终生残疾,曾经有六年不会走路。年幼的威尔玛立志要成为最优秀的田径运动员,这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激励着她不顾别人的嘲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努力,终于赢得了鲜花和掌声,创造了辉煌的奇迹。

理想,这一盏不灭的灯驱走了威尔玛心灵的阴影,照亮了她前进的方向。人生之路不是一马平川,也不是鲜花碧草铺就的,困苦挫折在所难免。但只要有理想这盏不灭的灯相伴,就能冲破迷惘,步入灿烂的里程。

毛主席年轻时借问大地谁主沉浮,可谓鸿鹄之志比天高。但如果不去努力,不带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奋战,哪来的新中国的成立,哪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歌德说过:“人人心中有盏灯,强者经风不熄,弱者遇风即灭。这盏灯,就是理想。”理想之灯虽然美好,但也是虚无缥缈的。若想让理想之灯放出光芒,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是一生的努力。前人说得好: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只有理想 而不去奋斗的人是平庸的,他们像阿Q一样整天处在幻想之中,把未来的生活打扮得五光十色,然而却只能是雾里看花、海市蜃楼罢了。因此,单单手执理想之灯是不够的,更需要你汗水凝成的灯油与奋斗汇成的火焰。

没有理想的人,就像一艘无舵的孤舟,终将被大海吞没;不肯为理想奋斗的人,就像一颗黑夜的流星,不知会陨落何方。寻找你的理想之灯并将它点亮,让不灭的灯火伴你一生前行!

【点评】本文拟题新颖,将“理想”比作 “不灭之灯”。文章由高尔基的名言入题,可见作者对理想的感悟颇深。接着举例论证,在事例后进行了深入分析,使说理透彻,让人信服。所举事例,所谈道理,紧紧围绕话题展开。

欢迎大家阅读初三语文第二单元综合试题,一定要细细品味哦,一起加油吧。

查看更多
八字精批 八字合婚 八字起名 八字财运 2024运势 测终身运 姓名详批 结婚吉日
已出生未出生
【苏教版初三语文第二单元综合试题(含答案)】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269862/
考前练习推荐
热门考前练习推荐
付费后即可复制当前文章
《苏教版初三语文第二单元综合试题(含答案)|练习题|考前练习-字典翻译语文网》
限时特价:5.99元/篇原价: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