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传记篇幅较长,头绪繁多,情节戏剧,故事经典,形象鲜活,文是好文,好文不一定能上好课,学生不一定能真正走入人物内心世界,怎样有效的进行文言阅读教学,总觉得上此类经典,老师上得吃力,学生听得费力,有一个原因,课堂内容过于分散,一地鸡毛,缺乏有机的统一和整合。
课前播放《三国演义》的片尾曲《历史的天空 》
暗淡了刀光剑影
远去了鼓角铮鸣
眼前飞扬着
一个个 鲜活的面容
湮没了黄尘古道
荒芜了烽火边城
岁月啊你带不走
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师:经典的故事,鲜活的形象,是一部文学作品能家喻户晓,流传千古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廉颇蔺相如列传》恰恰是这样的经典的篇章。
师:《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纪传体就是人物传记,知道《史记》中写人物的三块内容吗?
生:本纪、世家、列传
师:具体说本纪记载帝王之事
生:世家是诸侯的传记,列传是名人的事迹。
师:这篇传记中有哪几个经典故事,同学们从小就知道?
生:完璧归赵、负荆请罪。
师:你用成语来概括,不错,浓缩的就是
生:精华
师:可惜还漏了一个故事,最好也用四个字。
生:渑池争斗
生:渑池相会
师:我们姑且用渑池相会吧。当然我们也知道这次相会不是喝喝酒,唱唱歌,那么简单,我们以后会讲到。
师:这些经典的故事与哪些人物有关呢?越多越好,多多益善。
生:廉颇、蔺相如
师:地球人都知道。
生:赵惠文王、秦昭王
生:缪贤
师:缪贤是谁
生:赵宦者令
生:宦官的头子。
师:还有
生:美人、左右
师:谁的美人左右
生:秦王
生:从者
师:谁的跟班?
生:蔺相如
生:舍人,蔺相如的舍人
师:对。开始是蔺相如当别人的门客,现在自己也有门客,说明
生:地位高。权力大
师:这么多的人物中,你认为谁是主角?或者是第一重要人物?
生:蔺相如
师:那其他人是
生:配角,
生:起衬托作用,绿叶衬红花。
师:连廉颇也当配角,廉颇是谁?(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这一段这样写的意图是
生:说明一开始两个人地位差距大,廉颇有战功,有名气。
师:而相如
生:只是一个普通的门客。为后文两人矛盾做伏笔。
师:对,一位是名人,一位仅仅是个人名。但蔺相如是怎样走上名人的星光大道的呢?生活中遇到了贵人,贵人是谁?
生:宦者令缪贤
师:缪贤在某种意义上是相如的伯乐。(朗读第二自然段)在缪贤心中,相如是怎样一个人?(学生讲述缪贤故事,教师注意提及几个关键句式。徒见欺,求人可使报秦者)
生:是勇士,并且有智谋。适合人选。
生:从相如对形势的分析,善于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头脑很清醒。
师:我看还有一条,擅长在险境中取胜,不按常规出牌。而这一切都是一块和氏璧惹的祸。
(本篇文章其人勇士,有智谋这七个字是关键)
师:归纳第一个故事,都是一块和氏璧惹的祸,(学生讨论归纳,每句话中要有壁字)
生讨论,老师参与
(归纳:赵王得璧,缪贤荐贤 相如决策,捧壁西行 章台取璧,怒斥秦王 迫秦斋戒,完璧归赵。从者归璧,请就汤镬 )
师:这些情节中是如何体现蔺相如的智慧和勇气。同学们说说你们最感兴趣的一点。
生:在相如的决策中,当别人在送还是不送的讨论时,相如的判断非常坚决。不可不许,说明相如做事很果断,这是勇敢。在分析答应的理由时,善于权衡利弊,又合情合理,这就是智慧。
师:讲得很好,这一节有这样几个词要掌握,均之二策,这里的“之”是
生:这,“之“翻译成这比较少
师:还有一个字,王必无人中“必”
生:一定
师:大王一定没有人,我愿意拿这块壁出使。这样翻译可以吗?
生:不行,翻译成“一定”显得太狂妄了,当时他还是小小的门客。还是“如果”好。
师:到秦国的朝廷上,蔺相如的智勇有哪些?
生:当和氏璧到秦王手中时,蔺相如急中生智,巧妙的骗回了宝贝。
师:你能猜测当时秦王的心态吗?能用一个词语来回答。
生:欣喜欲狂。
师:相如的动作是一个词。
生:前,走向前
师:文章中“前”这个字前面没有修饰词,如果要加修饰词你会加哪些?
生:很淡定,很平常
生:微笑的
师:这是多么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在高空中走钢丝,脸不变色,心不跳。
师:老师有个疑问,秦王这么好忽悠吗?你会上当吗?
生:不会
师:秦王为何上当?这肯定与相如和秦王有关
生:这说明相如骗术高明,能抓住秦王的心理。
生:人狂喜时容易丧失理智,秦王忘乎所以,没有警惕心。
生:也说明秦王拿城换璧那是假的,
师:踏破铁鞋无觅处
生:得来全不费工夫。
师:所以上当也是正常的,不上当就不正常,这说明蔺相如的
生:智慧和镇定。
师:勇敢在哪里?找出一些动词?
生:持璧、却立,倚住。怒发上冲冠。
师:还有吗
生: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师:有一句很夸张啊。老师是做不出来的
生:怒发冲冠。
师:出使秦国不容易,要有这样的绝技,估计当时秦王都惊呆了。
师:这次斗争老师想到了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毛泽东,他的斗争原则是有理,有利,有节。刚才蔺相如就有利哦,只要璧在我手中,哥就不怕你,
师:大家朗读蔺相如对秦王说的第二句话(学生朗读,注意其中的句式和重要词语)。这里我们可以除了智慧外,其实隐含着斗争的诀窍
生:有理
师:尽管秦国是个很无赖的国家,但还是要满足他的虚荣心,称他为强国,大国。强大的国家的元首更应爱讲道理吧。
师:这两个回合较量,蔺相如占了上风,这时我们看不可一世的秦王的表现。
生:乃辞谢固请,诏有司按图,指出十五城予赵
生:说明秦王投降了,心软了,
师:是说秦王有诚信,改正错误了。是这样的吗?
生:只是装装样子,这里的“指“,是随手一指,明显是不诚信,假装的。
师:如果你是蔺相如该怎么办?能当面指责他弄虚作假吗?
生:指出他错误,臭骂一顿。
生:不行,秦王也是要面子的人,不能把他逼急。
师:蔺相如是假戏真做。目的何在?
生:给秦王一个台阶下,也给自己一个台阶。
生:退一步海阔天空。
生:于是他提出了斋戒五日,然后送璧。
生:缓兵之计。这就是斗争中有节。不要把对方逼入绝境。弄个鱼死网破。
师:有理,有利、有节、勇敢、智慧多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相如,真人杰也。
师:现在璧回归了,而人留在秦国,璧是一块附身符,没有了璧,只有死路一条。而蔺相如居然没死。谁是什么救了他?
生:智慧和勇敢。
师:我们会怎样和秦王争论?(学生自由的说)(要璧没有,要头一颗)
师:相如是怎样说的?(学生朗读赏析讨论)
师:这一段话说的合情合理,放在历史的背景中,让秦国觉得的确是自己理亏,并且实事求是的讲明现状,请求处罚。连秦王也束手无策了。读到这样的字眼的时候,生读(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我们一颗悬着心终于落地了。然而一波刚平,一波又起。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节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