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

1、通过教学,使学生具体了解马克思的丰功伟绩,学习马克思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格。

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材料为论据,以严谨的结构论证论点的写作方法。

3、了解复杂单句和重点段落的涵义。

【教学方法】

1、采用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由微观到宏观,抓住重点旁及其它的教授方法。

2、三个“伟大”(伟大贡献、伟大精神、伟大人格)以及两个“发现”和其它发现的关系,则必须导深讲透。

【重点难点】

1、马克思在科学理论和革命实践的两大贡献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2、文章的结构特点。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早读课朗读二遍课文。

2、课前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做在课堂练习本上)。

纷繁芜杂 豁然开朗 肤浅 丧心 毕生 卓有成效 嫉恨 诽谤

3、教师准备一块小黑板:

一面是第三自然段宾语复指部分的复句分析图:

(首先......穿, 然后......宗教等等; 所以......便构成基础, 人们......的, 因而......解释, 而不是......做得相反。 )

一面是马克思的墓志铭:“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千方百计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解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简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恩格斯可以说是马克思家庭的一员。他们年轻时就在一起,并平行地发展起来,互相最真挚地倾吐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参加革命运动,研究革命理论。马克思对恩格斯的意见比对其它任何人的意见都更加重视。因为马克思认为恩格斯是能够同他合作的人。为了说服恩格斯赞成某一思想,马克思觉得费多少力气都值得。举例说,有一次马克思从头到尾重读好几卷书,去寻找他所需要的事实,用以改变恩格斯对于阿尔教派政治战争和宗教战争中的一个小事件的意见。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正是由于这种伟大的无产阶级的友谊,才使他们为人类作出了如此伟大的贡献。正是由于恩格斯最了解马克思的一生,最了解他的科学理论和革命实践,所以只有他才能具备正确地、科学地评论马克思的理论和实践的主客观条件,正因为恩格斯是马克思终生不渝的同志和朋友,所以才能写出这篇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充满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情谊,闪耀着科学共产主义光辉的演讲悼词来。

二、课文导学:

1、板书课题: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提问:从题目能否看出文章的体裁和表达方法?

明确:抓住“讲话”和“墓前”这两个词语。

2、请一位同学朗读一遍第一段。

提问:这段话表达了恩格斯什么心情?哪些词语是传达这种感情的关键要点?朗读时应如何处理?

明确:沉痛悼念。“两分钟”读得稍重一些,──为在最后时刻没能留在伟人身边而后悔。把“在安乐椅上睡着了”读慢一些,把最后一个“睡着了”读得更慢一些,── 才能够充分表达悲痛之情。

提问:为什么非要交代“在安乐椅上”逝世?

明确:说明他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工作到最后一息。

3、在本论部分作者写了马克思什么伟大贡献?马克思的第一个发现具有什么意义?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

明确:达尔文从生物学的角度揭示了人类的起源,推翻了“上帝造人”的宗教落后观点;马克思从社会学的角度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为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二者同样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提问:“纷繁芜杂”和哪个词构成对比?“简单事实”又是指什么?冒号后面的内容,说明了哪些道理?

明确:“简单事实”。“物质决定意识”。── 这时可结合分析这段的句子结构来理解。

4、学生集体朗诵第4段,教师板书:剩余价值规律。

提问:“豁然开朗”和“在黑暗中摸索”是什么关系?说明什么问题?

明确:“豁然开朗”说明了马克思找到了一条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并解决资本主义社会根本矛盾的正确道路,“在黑暗中摸索”与之相反,比喻马克思以外的各种学说都没能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他们在黑暗中转来转去,找不着门径。

5、提问:马克思的墓志铭是什么?

── “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千方百计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解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从这个墓志铭你能悟出第7段的内容吗?

── “改造世界”。具体说说马克思做了哪些改造世界的工作?

── “办报、出书”:宣传工作。“领导革命组织、创立第一国际”:组织群众。

6、提问:第7段的第一句话说:“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那么其次是什么?“首先”又应该从什么角度来理解呢?

明确: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然后才是一个理论家。 这是承接上文对马克思科学理论的评述而说的,意在说明马克思不是为理论而理论,他创立科学理论的目的是为了指导革命实践,否则他也就不可能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这是从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的角度说的。 以上是马克思在革命实践(板书)方面的贡献。

7、正因为马克思在他的一生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有如此卓越的贡献,所以在恩格斯看来,他的逝世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

── “不可估量的损失”(板书) 这是全文的中心论点。但恩格斯在上面说的都是马克思的伟大贡献,怎么能论证“损失”呢?

── 因为马克思的逝世使科学理论和革命实践方面都将形成“空白”。 这就把“贡献”和“损失”的内在联系揭示出来了。那么具体说说有几个什么样的“损失”呢?

── 有两个“损失”,一个是“对于......”,一个是“对于......”。 结合马克思上面说的两方面的贡献,并读课文注解2, 到底“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和“历史科学”分别指什么而言?

── 前者是革命实践的损失而言,后者是革命理论的损失而言。 (板书:用两个交叉的箭头把“科学理论”、“革命实践”和两个“对于”分别连接起来) 但从板书的箭头我们发现恩格斯在论述这个论点的两个方面时先后次序颠倒了,这是不是思维前后不一致而导致结构的不严密呢?

── 层层深入。符合人们由近到远的认识规律。

8、现在议论部分,论点有了,论据有了,还少一个结论,请同学们把它找出来。(第9段是结论,因为马克思对人类的贡献是那么大,他的逝世比泰山还重,所以会永垂不朽。) 那么第8段写来干什么?不是多余吗?

── 不多余,它是用来进一步论证了马克思的影响和品格。 从什么地方看出马克思具有这种品格?

── 从最后一句,体现了他一心为革命,无私无畏的精神品质。

三、结语:文章通过对马克思一生的评述,热情赞颂了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所作出的伟大贡献,表达了对马克思崇高敬意和深沉的悼念之情。 文章结构严谨,逻辑严密,第一部分通过两个“对于”提出本文议论中心,第二部分则从科学理论和革命实践的贡献进行正面论证,进而从敌我对马克思的不同态度进行侧面论证,第三部分得出结论。结构前后连贯,步步深入,层次分明而又浑然一体,这严密的结构是建筑在严密的逻辑基础上的,作为无产阶级的领袖,他的科学思想和革命实践是统一的,他的科学理论和他的革命科学观是统一的,他的爱和恨是统一的。作者在结构文章时,正是根据这些事物的内在逻辑联系来组织和安排材料的。

四、作业:完成“思考和练习”的第2、第3、第4题。

附板书设计:

不可 两个发现 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

估量 科学理论

的损 其它发现

失 宣传群众 影响和品格── 永垂不朽

革命实践

组织群众

(论点) (论据) (结论)

查看更多
八字精批 八字合婚 八字起名 八字财运 2024运势 测终身运 生肖运势 十年大运
已出生未出生
单身有伴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366795/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
付费后即可复制当前文章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教案教学|教案设计-字典翻译语文网》
限时特价:5.99元/篇原价: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