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语言教学问题
语文姓什么,这个问题不用说,每个语文教师也都明白,语文姓语,语文不管理解为语言文字还是语言文学,总之是姓语,教学生学语文,首先是学语言,语言是人的精神生命,“人在语言中成长,心在文学中美化”。然而,十二节语文优质课,却很少有教师把握住这个关。一旦把握住语言这个关,所有课都活了。当然,这里不好举例,一举例就知道是某某人上的,有时得罪人担当不起,此处仅举一例吧,浙教版、人教版、上海版、苏教版的三年级教科书都选编了《荷花》一文,这是叶圣陶先生的文章,我们的教师上此文时,文章中有一处语言点,“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人教版的教科书中有一个注释,即“‘冒’用得真好”,对用得真好的“冒”字,我们的教师是怎么处理的呢,让学生做一个动作,蹲下来再慢慢地站起来,体会这就是冒,接着就让学生说为什么冒得快。“让学生做一个动作,蹲下来再慢慢地站起来,体会这就是冒”,这样做是好的,但停留于此是不够的,“冒”字的好处还没有处理好,学生还没有理解掌握好就处理起冒得快问题,真不知是怎么教语言的,至少也应该作些比较,换换词语读读,体会冒字的好处,这才是学语言,否则,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如果我们上网学习,我们就会看到,特级教师方利民老师对此“冒”字处理的教学案例。
师:同学们认真地读下面一句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同时请看多媒体演示,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什么样的长叫“冒”呢,
生:是迫不及待地长出来。
生:是喜气洋洋地长出来。
生:是生机勃勃地长出来。
生:是一个劲儿地长出来。
生:是使劲儿,急切地长出来。
……
教例中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根据自己的个性理解,建构不同的言语图式,体会到这个“冒”字的深刻含义,体会到了这个“冒”字所赋予白荷花的生命力。学生们童真烂漫,天真活泼。个性化的言语也在不断汩汩地冒出来。
平时说课时说得天花乱坠,什么新理念啦,开放啦,情感啦,而一到上课,进入课堂教学,所有都泡汤,全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一节课上下来,却没有让人感得你有新理念。理念新不新,不是说出来的,是通过教学实践表现出来的,就像是语文教学中的“言语形式”决定“言语内容”那样,教学实践反映出教学理念。平时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大语文的教学观,然而,这十二节语文,却没有一节与生活相联系,走进生活,所有都这捆死在课文的文本中,是读还是读,读、读、读,就是一个读字。当然,语文离不开“读”,我不是不强调“背”,不强调“读”,我觉得读要读出韵味,读出学生自己的体会感受。而我们的教师是怎样教读的,一学生读,其余的学生成为评委,他读得怎么样?好不好,你敢不敢向他挑战,超过他,阅读本来是积累生成知识的过程,在平和温馨的气氛中建构知识能力,而现在却成了比赛的活动,一些学生参加了,另外大部分学生却成为观众,这怎么叫让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呢?有比赛,成功的背面必有打击,长期以往,那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不知道今后再敢不敢继续当从朗读呢?真不知要打击多少学习困难的学生,打击多少次,况且,这样子教学生读,让学生读,学生不知道怎样才能读出自己的感受,体会读书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五、多媒体
所有的课都有课件,都采用多媒体教学,这虽有它的优点,但亦有不足,语文课该不该使用多媒体技术,这争论很多,姑且不论。我的问题是,多媒体课件做得那么漂亮,那肯定能上网,或许从网上找了不少素材,也可能经常上网,既然这样,那为什么网上的教案,特级教师关于此课的比较好的教学设计,语言点的教学,关于阅读教学方面的文章等等,都没有看到呢,至少可以研究和参考一下。这十二节语文优质课的课件都做得非常漂亮,花了不少时间,花了时间还算是好事,如果平时上课该用的时候能经常用,这是好事,但是,许多人是花钱的。一个课件要好几百,也许有人说能评上优质课,值!而我是小气没钱买不起,但我想,与其花这么多钱在课件上,还不如把这几百元花在买书上,去买些儿童文学、文学理论等方面的书,多读多思,提高自身的文学理论修养,可能对教学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达到挥洒自如的境界,何乐而不为呢?如果连原文都没有看过,就去教课文,那怎么叫钻研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