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汉语字典
拼音查字
ji拼音的字
及的意思
及的诗句
及诗句
及字在第一个字的诗句
更多
及
年适夫子,自意偕老,死归黄泉。上戴苍苍之天,下有我履之厚地,竟不酬我愿。 -- 拟古辞寡妇叹 · 元 · 宋褧
及
时小雨放桐叶,无赖余寒开楝花。 -- 三月二十一日作 · 宋 · 陆游
及
向扁舟泊,还寻下濑归。 -- 上湖閒泛舣舟石函因过下湖小墅 · 宋 · 林逋
及
仕杨润间,挂席度天堑。 -- 远游二十韵 · 宋 · 陆游
及
国势沦败,肩吾先潜难会稽,后始还家。 -- 还自会稽歌 · 唐 · 李贺
及
时整衣带,临逝结鸣珰。 -- 臧烈妇诗 · 未知 · 未知
及
观郦道元,此地亦不收。 -- 大龙湫 · 宋 · 薛师石
及
我无分寸,挥汗已盈尺。 -- 大热息於官亭 · 宋 · 孔武仲
及
此遂一往,幸无烟景愁。 -- 十月上休日游卧龙玉渊三峡用山谷惊鹿须要 · 宋 · 朱熹
及
尔素秋,风霜瘁之。 -- 霜降木落独松柏苍然颜色愈好因和渊明荣木篇以见意 · 宋 · 李纲
及字在第二个字的诗句
更多
待
及
戍瓜多载石,定无番货入归船。 -- 送友人持节岭南 · 宋 · 周弼
将
及
弗度,明年果饥。 -- 送驾部刘侯赴阙诗 · 宋 · 赵湘
降
及
有明诗,搜辑一代全。 -- 禾中留别竹垞先生得五百字 · 清 · 揆叙
不
及
秋鸿翼,能随向楚飞。 -- 依韵和池守王微之访别 · 宋 · 梅尧臣
施
及
后嗣,天命有融。 -- 祫飨太庙 其一 · 宋 · 郊庙朝会歌辞
不
及
昔时太白老,鸬鹚之杓同死生。 -- 后箪友篇 · 清 · 屈大均
不
及
樵童乐,蒹葭一笛风。 -- 秋晚 · 唐 · 李咸用
不
及
东流趋广汉,臣心日夜与天长。 -- 和人湘中作 · 唐 · 李咸用
归
及
宛溪绿,好寄双文鳞。 -- 集海棠院送梅耦长南归分得春字 · 清 · 吞珠
不
及
先生拈好韵,乱离直到太平时。 -- 读黄仙裳秋槎唱和诗 · 清 · 上崇
及字在第三个字的诗句
更多
努力
及
壮年,修名期不朽。 -- 送周士显 · 明 · 陶安
剪叶
及
缀花,诸馀多琐碎。 -- 夜坐读少陵诗偶成 · 明 · 袁宏道
鳞鬣
及
鬘鬟,散时等一气。 -- 白香山二十四岁作感时诗余今正其时矣仍次其韵 · 明 · 袁宏道
老老
及
人仁者事,祝君毋得任浮沈。 -- 送别再用前韵 其三 · 宋 · 袁甫
驱传
及
远蕃,忧思郁难排。 -- 酬裴员外以诗代书 · 唐 · 高适
庄严
及
山谷,赐予山金银。 -- 南华五十韵 · 宋 · 朱翌
招邀
及
潜夫,颇增薜萝色。 -- 南轩燕会荅周解元光宙一首 · 明 · 黄省曾
愿言
及
此复过我,岁晚勿负沧海期。 -- 送钱申伯如邵武 · 宋 · 李纲
自予
及
有识,志不在功名。 -- 答何劭诗三首 其二 · 魏晋 · 张华
师恩
及
吾母,其多卒无算。 -- 谢玉师 · 宋 · 徐积
及字在第四个字的诗句
更多
别来已
及
三百秋,游遍乾坤第十洲。 -- 小游仙二十首 · 元 · 杨维桢
德泽浸
及
昆虫。 -- 吴鼓吹曲十二曲 其十 从历数 · 魏晋 · 佚名
到家正
及
湖田熟,在客先惊馆树秋。 -- 送包鹤州归湖上 · 明 · 浦源
身虽不
及
老,生来少忧煎。 -- 悼故妻喻氏 · 明 · 陶安
传成不
及
卷中诗,罚读灵歌三百遍。 -- 题东山赠何青霞诗后 · 宋 · 姚镛
到家渐
及
阳和候,春雁来时应寄书。 -- 送何文渊 其二 · 明 · 杨士奇
汉王不
及
吴王乐,且与西施死处同。 -- 李夫人二首 · 唐 · 徐夤
上流不
及
下流速,安得人心喜一同。 -- 杂谣六首 其五 · 明 · 陶安
莫言不
及
顺风速,还胜撑篙急浪中。 -- 杂谣六首 其一 · 明 · 陶安
还期当
及
时,迟子秋水观。 -- 次韵晋卿翰林赠陈秉彝 · 元 · 张雨
及字在第五个字的诗句
更多
我老耄已
及
,终日惟冥行。 -- 书耄 · 宋 · 陆游
上客季长
及
元叹,贤主竹林籍与咸。 -- 醉时歌 · 清 · 于东昶
半掩山扉
及
昼长,登高不赴小重阳。 -- 掩扉 · 清 · 屈大均
近古犹不
及
,太上那可希。 -- 丙寅岁苦贫戏题 · 唐 · 权德舆
回桡容易
及
黄昏,窄港争先水半浑。 -- 春游绝句 其五 · 明 · 王彦泓
岂曰治不
及
,曾是心无传。 -- 上致用院李同知论海舶 · 元 · 熊禾
余愿何曾
及
,他心亦已通。 -- 乞食 · 明 · 邝露
仙源迷路
及
春浅,盗骑解围空月明。 -- 醉后赠道夫 · 宋 · 李处权
千帆忽见
及
,乱却故人船。 -- 江上送友人 · 唐 · 于良史
所示书教
及
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景,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扬雄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若正言之,则人人知之矣。此正所谓雕虫篆刻 -- 答谢民师书 · 宋 · 苏轼
上一页
1/5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