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大宛列传》:“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
be far from the mark <be unable to grasp the essence; not to the point>
成语解释:要:古“腰”字;领:衣领。要领:比喻关键。抓不住要领或关键。
成语举例:写文章要简明扼要,中心突出,不要面面俱到,使人不得要领。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抓不住要点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得,不能读作“dě”。
成语辨形:领,不能写作“龄”。
成语谜面:和服
汉武帝初即位的时候,从北方匈奴投降过来的人都说,匈奴打败了月氏(yuezhi),拿月氏王的头颅骨做成大酒杯,月氏人被赶跑,对匈奴怀着强烈的仇恨。他们想攻打匈奴,但得不到别国的援助。
当时,武帝正想消灭匈奴。听了这话,想和月氏友好往来。但要到月氏去,必须经过匈奴,于是招募能出使月氏的人。担任郎官不久的张骞应募出使,被武帝批准。
不幸的是,张骞经过匈奴的时候,还是被抓住,押送到单于那里。单于把张骞扣留下来,并且对他说:“月氏在我们的西北,你们汉人怎么能出使到那里去?如果我们要出使到越国去,你们能让我们去吗?”
就这样,张骞被匈奴扣留了十多年。匈奴给了他妻室,使他有了儿子,但张骞始终保存了汉朝交给他的使节。
后来,匈奴放松了对张骞的监视。于是,他与随从们一起逃走,朝月氏方向前进。他们走了几十天,来到了大宛国。大宛的国王听说汉朝十分富足,想和汉朝往来,只是未能如愿;见张骞后非常高兴,问他打算到哪里去。张骞回答说:“我奉汉朝之命出使去月氏,被匈奴人封锁了交通,如今从匈奴逃到这里。希望大王能派人给我带路,送我到月氏去。如果能到那里,将来回到汉朝,汉朝将赠送给你们无数财物。”大宛的国王听从张骞的话,为他派出向导和翻译,一直送到了康居国,康居国又派人送他到了月氏。原来,月氏遭到匈奴人的攻击,国王被杀,大部分人西迁到了这里,称为大月氏。现在国人已立被杀国王的太子为国王,统治着早先就存在的大夏国而定居了下来。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没有外来的侵略,他们只想太平无事,快乐逍遥,又觉得和汉朝的距离很远,不再有向匈奴报复的心愿了。张骞从大月氏到大夏,始终不能得到月氏对与汉共击匈奴之事的明确态度。他在那里留住了一年多,就起程回国了。
读音:bù
[bù]
副词。 ◎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de,dé,děi
[de,dé,děi]
获取,接受:得到。得失。得益。得空(kòng)。得便。得力。得济。心得。 ◎ 适合:得劲。得当(dàng )。得法。得体。 ◎ 满意:得意。扬扬自得。 ◎ 完成,实现:饭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 可以,许可:不得随地吐痰。 ◎ 口语词(a.表禁止,如“得了,别说了”;b.表同意,如“得,就这么办”)。● 得 de ㄉㄜ ◎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要不得。拿得起来。 ◎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跑得快。香得很。
读音:yào,yāo
[yào,yāo]
索取:要账。要价。 ◎ 希望,想:要强。要好。 ◎ 请求:她要我给她读报。 ◎ 重大,值得重视的:重要。要人。要领。纲要。要言不烦。 ◎ 应该,必须:须要。 ◎ 将(jiāng):将要。快要。 ◎ 如果,倘若:要是。 ◎ 表选择:要么。要不。要不然。
读音:lǐng
[lǐng]
颈,脖子:引领而望。 ◎ 衣服上围绕脖子的部分:衣领。领口。领结。领带。领章。 ◎ 事物的纲要:领袖。要领。提纲挈领。 ◎ 带,引,率(shuài):带领。率(shuài)领。领头。领衔。 ◎ 治理的,管辖的:领海。领空。领土。领域。占领。 ◎ 接受,取得:领奖。领命。领款。领教(jiào )。招领。 ◎ 了解,明白:领悟。领略。心领神会。 ◎ 量词,用于衣服、席、箔等:一领席。 ◎ 古同“岭”,山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