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民更始
yǔ mín gēng shǐ

典故出处

《庄子·盗跖》:“与天下更始,罢兵休卒。”《汉书·武帝纪》:“朕嘉唐虞而乐殷周,据旧以鉴新,其赦天下与民更始。”

近义词

除旧布新 ,与民同乐 ,休戚与共

反义词

鱼肉乡里 ,高高在上 ,横征暴敛

英文翻译

make a fresh start together with the whole nation <give the people a new deal>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更始:重新开始。原指封建帝王即位改元或采取某些重大措施。后比喻改革旧状。
成语举例:高阳《金色昙花》:“溥仪在不得已朕只得准如所请,于宣统九年临朝听政,与民更始之后,刊出应兴应革诸大端共九条,作为‘宣统皇帝’与‘天下臣民’的约法。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与,不能读作“yù”;更,不能读作“ɡènɡ”。
成语辨形:始,不能写作“时”。

展开更多

字义分解

读音:yú,yù,yǔ

[yú,yù,yǔ]

和,跟:正确与错误。与虎谋皮。生死与共。 ◎ 给:赠与。与人方便。 ◎ 交往,友好:相与。与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 〔与其〕比较连词,常跟“不如”、“宁可”连用。 ◎ 赞助,赞许:与人为善。● 与 (與) yú  ㄩˋ ◎ 同“欤”。

读音:mín

[mín]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 ◎ 指人或人群:居民。民族。 ◎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 ◎ 某族的人:汉民。回民。 ◎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民。渔民。 ◎ 非军事的:民品。民航。 ◎ 同“苠”。

读音:gèng,gēng

[gèng,gēng]

改变,改换:更正。更生(重新获得生命,喻复兴)。更衣(a.换衣服;b.婉辞,上厕所)。更定(改订)。更迭(轮流更换)。更递。更番。更新(旧的除去,新的建起)。更张(调节琴弦,喻变更或改革)。 ◎ 经历:少(shào )不更事(年龄小,没有经历过多少事情)。 ◎ 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更时。更阑。更夫。更鼓。更漏(原指计时用的漏壶,后泛指时辰)。

读音:shǐ

[shǐ]

起头,最初,与“终”相对:开始。始终。始祖。始创。周而复始。 ◎ 才,刚才:方始。始悟(才觉悟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bcd的成语
热门成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