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尺之童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wǔ chǐ zhī tóng ㄨˇ ㄔㄧˇ ㄓㄧ ㄊㄨㄙˊ

五尺之童 


亦作“ 五尺之僮 ”。 指尚未成年的儿童。古尺短,故称。《孟子·滕文公上》:“从 许子 之道,则市价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朱熹 集注:“五尺之童,言幼小无知也。” 汉 董仲舒 《粤有三仁对》:“是以 仲尼 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伯。” 晋 李密 《陈情表》:“外无朞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亦省作“ 五尺 ”。《战国策·楚策二》:“悉五尺至六十,三十餘万弊甲钝兵;愿承下尘。” 清 魏源 《子思子章句序》:“ 尼 门五尺所言,要非霸世所得闻者。”参阅 明 陆深 《春风堂随笔》

成语词典已有该词条:五尺之童

展开更多

字义分解

读音:wǔ

[wǔ]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 ◎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读音:chě,chǐ

[chě,chǐ]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尺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尺短寸长。尺牍。 ◎ 量长度的器具:竹尺。 ◎ 像尺的东西:铁尺。仿尺。戒尺。 ◎ 形容微少或短小:尺布。咫尺天涯。

读音:zhī

[zhī]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tóng

[tóng]

小孩子:儿童。童工。童谣。童话。童心。童趣。童真。 ◎ 旧时未成年的仆人:书童儿。 ◎ 没有结婚的:童男。童女。童贞。 ◎ 未长成的:童牛(没长角的小牛)。 ◎ 秃:童山。头童(喻人秃顶,如“童童齿豁”)。 ◎ 古同“瞳”,瞳孔。 ◎ 姓。

其他的词语
热门词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