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极之悔
kàng jí zhī huǐ

典故出处

《周易·乾》:“上九,亢龙有悔 。”《晋书·齐王冏传》:“今明公忘亢极之悔,忽穷高之凶。弃五岳之安,居累卵之危,外以权势受疑,内以百揆损神。”

近义词

亢龙有悔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亢:至高的;悔:灾祸。意为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失败而后悔。后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祸。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比喻盛久必衰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展开更多

字义分解

读音:kàng

[kàng]

高,高傲:高亢。不亢不卑。 ◎ 极度,非常:亢旱。亢奋。 ◎ 抗,匹敌:亢礼。亢衡。 ◎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 姓。

读音:jí

[jí]

顶端,最高点,尽头:登极(帝王即位)。登峰造极。 ◎ 指地球的南北两端或电路、磁体的正负两端:极地(极圈以内的地区)。极圈。北极。阴极。 ◎ 尽,达到顶点:极力。极目四望。物极必反。 ◎ 最高的,最终的:极点。极限。极端。极致。 ◎ 国际政治中指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和国家集团:多极化趋势。 ◎ 准则:为民立极。 ◎ 疲乏:人极马疲。 ◎ 古同“亟”,急。 ◎ 古同“殛”,杀或罚。 ◎ 副词:表示最高程度:极其。极为(wéi )。

读音:zhī

[zhī]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huǐ

[huǐ]

懊恼过去做得不对:后悔。懊悔。悔改。悔恨。悔悟。追悔莫及。

abcd的成语
热门成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