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1).盛夏中出现的寒气。谓气候反常。《左传·昭公四年》:“冬无愆阳,夏无伏阴。” 杜预 注:“伏阴,谓夏寒。”《国语·周语下》:“天无伏阴,地无散阳,水无沉气,火无灾燀。”
(2).旧时迷信,谓道士或巫婆敬神、念咒后,灵魂即离体而去,聆受神的指示,以为人禳灾除病。这种做法,称为“伏阴”。《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其时道士手举法器,朗诵灵章,虔心禳解,伏阴而去,亲奏星官,要保护 薛少府 重还魂魄,再转阳间。”
(1).盛夏中出现的寒气。谓气候反常。《左传·昭公四年》:“冬无愆阳,夏无伏阴。” 杜预 注:“伏阴,谓夏寒。”《国语·周语下》:“天无伏阴,地无散阳,水无沉气,火无灾燀。”
(2).旧时迷信,谓道士或巫婆敬神、念咒后,灵魂即离体而去,聆受神的指示,以为人禳灾除病。这种做法,称为“伏阴”。《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其时道士手举法器,朗诵灵章,虔心禳解,伏阴而去,亲奏星官,要保护 薛少府 重还魂魄,再转阳间。”
读音:fú
[fú]
趴,脸向下,体前屈:伏卧。伏案读书。 ◎ 低下去:此起彼伏。 ◎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 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 ◎ 隐藏:伏兵。埋伏。 ◎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 姓。
读音:yīn
[yīn]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诸一,与“阳”相对:阴阳。一阴一阳谓之道。阴差阳错。阴盛阳衰。阴虚生热。 ◎ 指“月亮”:太阴(月亮)。阴历。 ◎ 带负电的:阴电。阴极。阴离子。 ◎ 云层较厚,遮住阳光:阴沉。阴雨。阴郁(亦指忧郁,不开朗)。阴霾。 ◎ 不见阳光,亦指不见阳光的地方:阴面。阴干(gān)。阴凉,阴影。山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碑阴(碑的背面)。 ◎ 不露出表面的,暗中的:阴沟。阴通(秘密往来)。阴私。阴功(a.暗中做的好事;b.迷信指被阴间记功的好事)。 ◎ 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