儳焉

基本解释

(1).轻贱貌;不庄重貌。《礼记·表记》:“子曰:‘君子庄敬日强,安肆日偷。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儳焉,如不终日。’” 郑玄 注:“儳焉,可轻贱之貌也。” 宋 孔平仲 《诗赠王从善》:“我本世畸人,儳焉顽似鄙。”
(2).引申为放纵恣肆貌。 清 薛福成 《筹洋刍议·邻交》:“然 日本 相侵之志危矣迫矣,儳焉不可终日矣。”
(3).不安宁貌。 唐 韩愈 《上考功崔虞部书》:“欲事干謁,则患不能小书,困於投刺;欲学为佞,则患言訥词直,卒事不成,徒使其躬儳焉而不终日。”
(4).轻率,不慎重。《广韵·去陷》:“儳,轻言。” 章炳麟 《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谈者不深惟其利病,而儳焉以除旧布新为号,岂其智有未喻?亦騖名而不求实之过哉!”

展开更多

字义分解

读音:chán

[chán]

不整齐。

读音:yān

[yān]

与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心不在焉。不复出焉。 ◎ 乃,才: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 文言疑问词,怎么,哪儿:且焉置土石? ◎ 文言助词:又何戚焉。

其他的词语
热门词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