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1.佛教语。指一切事物当体即空的第一义谛。 唐 刘禹锡 《袁州萍乡县杨岐山故广禅师碑》:“如来説法,徧满大千。得胜义者,强名为禪。”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七讲:“犊子系就是主张有补特伽罗的,并且是胜义有而非假有。”
2.泛指深妙的义理。 章炳麟 《国家论》:“若夫拘牵法理,尊仰事功,斯乃牛羊贱趣,冥无识知者尔,是曷足与言胜义哉!” 郭沫若 《论闻一多做学问的态度》:“像这样细密新颖地发前人所未发的胜义,在全稿中触目皆是,真是到了可以使人瞠惑的地步。”
1.佛教语。指一切事物当体即空的第一义谛。 唐 刘禹锡 《袁州萍乡县杨岐山故广禅师碑》:“如来説法,徧满大千。得胜义者,强名为禪。”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七讲:“犊子系就是主张有补特伽罗的,并且是胜义有而非假有。”
2.泛指深妙的义理。 章炳麟 《国家论》:“若夫拘牵法理,尊仰事功,斯乃牛羊贱趣,冥无识知者尔,是曷足与言胜义哉!” 郭沫若 《论闻一多做学问的态度》:“像这样细密新颖地发前人所未发的胜义,在全稿中触目皆是,真是到了可以使人瞠惑的地步。”
读音:shèng
[shèng]
见“胜”。
读音:yì
[yì]
合宜的事情。《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淮南子•齊俗》:“為義者,布施而德。” ◎ 正道、正理。《孟子•公孫丑上》:“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 ◎ 死節、殉難。《禮記•禮運》:“故國有患,君死社稷謂之義。”《宋史•卷四五○•忠義傳五•尹穀傳》:“尹務實,男子也,先我就義矣。” ◎ 法則。《呂氏春秋•孟春紀•貴公》:“無偏無頗,遵王之義。” ◎ 意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