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胥之哭

bāo xū zhī kū
包胥之哭的解释

包胥:春秋时楚国大臣申包胥。比喻到别国哀求援兵。

包胥之哭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bāo

[bāo]

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包装。包饺子。 ◎ 包好了的东西:邮包。背(bèi )包。 ◎ 装东西的袋:书包。皮包。 ◎ 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包括。包举(总括)。包容。包涵。包罗万象。无所不包。 ◎ 总揽,负全责:包销。包揽。 ◎ 保证:包赔。包在我身上。 ◎ 约定的,专用的:包饭。包工。 ◎ 围:包围。包剿。 ◎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包子。糖包儿。 ◎ 身体上肿起的疙瘩:脓包。 ◎ 姓。

读音:xū

[xū]

古代的小官:胥吏。钞胥。 ◎ 全,都:万事胥备。民胥然矣。 ◎ 蟹酱:蟹胥。 ◎ 姓。

读音:zhī

[zhī]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kū

[kū]

因痛苦或悲哀而流泪发声:哭喊。哭泣。哭诉。哭腔。啼哭。长歌当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