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皮肤病,是指由于使用化妆品引起的皮肤及附属器病变。如皮肤红斑、丘疹、脱屑及粘膜干燥,色素沉着,瘙痒或刺痛等。最常见的化妆品皮肤病是化妆品皮炎。此外,不洁或被污染的化妆品还可引起皮肤感染。动物实验发现,某些化妆品原料还可引起皮肤肿瘤。
化妆品皮肤病 - 介绍
化妆品在早期使用的时候,可以使皮肤变得非常细腻、光滑、柔嫩、红润,展示最佳的美感。长期使用特别功效性的化妆品以后,可使皮肤变薄,皮肤萎缩,毛囊萎缩,毛细血管扩张。长期滥用,积累的重金属类物质可导致一系列的化妆品皮肤病,黄褐斑就是其中的一种。2004年2月10日,卫生部公布了2003年化妆品皮肤病监测情况,共发现化妆品皮肤病565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531例。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40岁,以化妆品接触性皮炎最为常见,其他依次为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化妆品痤疮、化妆品毛发损害、化妆品光感性皮炎和化妆品指甲损害。
化妆品皮肤病是一组有不同临床表现、不同诊断和处理原则的临床症候群。种种迹象表明,化妆品皮肤病已成为皮肤美容领域的突出问题。
化妆品皮肤病 - 常见病症
1:化妆品接触性皮炎:这是化妆品皮肤病的主要类型,此类损害约占化妆品皮肤病的70%以上。此类化妆品皮肤病症状一般表现在使用某种化妆品后一周内发病,轻者皮肤痛痒,出现红斑、立疹;重者出现红肿、水疱、糜烂,渗出,部分患者还有皮肤粗糙,脱屑及皮革样变等。
2:化妆品光感性皮炎:是指使用化妆品后,又经过光照而引起的皮肤炎症性改变,它是化妆品中的光感物质引起的皮肤粘膜光毒反应或光变态反应。化妆品中的光感物质可见于防腐剂、染料、香料以及唇膏中的荧光物质等成分中。
3:化妆品色素沉着:占约化妆品皮肤病的10%-15%。在使用化妆品1-4个月,此类化妆品皮肤病症状表现为逐渐出现淡褐色或褐色的密集斑点,以眼周和颧部多见。
4:化妆品痤疮:约占化妆品病的3.5%-10%不等。在使用化妆品1周至1个月后发病,此类化妆品皮肤病症状表现为在涂擦部位出现粉刺,停用化妆品则消退,再用则复发。
5:化妆品口红病:此类化妆品皮肤病症状表现在使用口红后出现口唇干燥、脱屑及粗糙改变,停用该口红则逐渐恢复正常。
6:化妆品毛发损伤:此类化妆品皮肤病症状表现为发质的改变和断裂、分叉、质地变脆、失去光泽,也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脱发。
7:化妆品甲损伤:包括甲板损伤和甲周软组织损伤两部分,此类化妆品皮肤病症状表现为指甲质地变脆、失去光泽、甲板变形、软化剥离等,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难看的灰指甲。
化妆品皮肤病 - 预防
化妆品应选择稳定性好的品种,尽量保证长期使用对皮肤无害,也不会引起过敏反应和色素沉着。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可在使用前先做皮肤斑贴试验。若化妆品中有气泡异味、颜色改变、出现霉斑、变稀或出水,说明化妆品可能被污染,不宜应用。
正确使用化妆品:不滥用、尤其是不用劣质化妆品;记住化妆品使用的一些常识,例如用洁面乳洗完脸后,先别忙着涂抹化妆品,尽量等等,此时皮肤能自动调节逐渐分泌出水油,可以适当减少化妆品对皮肤表层的直接损害;根据使用经历,尽量不要选择清洁过后脸部感觉很干很紧绷的洗面奶;彩妆和重妆能不用就不用,实在是需要就先使用隔离霜;晚上入睡前,应记得全面清除面部化妆品。要多喝水、避免长时间处于空调和暖气等干燥环境,要知道皮肤的补水永远不能由化妆品完成,而是内环境保湿。
化妆品皮肤病 - 治疗
如果使用化妆品出现问题,首先确定引起化妆品皮肤病的病因,停用致病化妆品。
对于皮炎者,避免搔抓及肥皂洗涤,遵照医嘱内服抗组织胺药及维生素C等,局部可外涂炉甘石洗剂。
对于色素沉着者,可内服维生素C或中药六味地黄丸,外涂氢醌露、SOD霜等,并注意避免日晒。
对于痤疮者,可以使用过氧化苯甲酰制剂和维A酸类等药物。其他如毛发、指甲的损害,需立即停用化妆品并及时对症处理,均可治愈。
读音:huà,huā
[huà,huā]
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化。分化。僵化。教(jiào )化。熔化。融化。潜移默化。化干弋为玉帛。。 ◎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化缘。化斋。 ◎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化。绿化。 ◎ 习俗,风气:有伤风化。 ◎ 特指“化学”:化工。化纤。化肥。
读音:zhuāng
[zhuāng]
修饰、打扮:化妆。妆饰。妆点。 ◎ 供打扮用的物品,演员的衣装服饰:上妆。卸妆。 ◎ 女子出嫁时陪送的衣物:嫁妆。 ◎ 修饰,打扮的式样:时妆。古妆。
读音:pǐn
[pǐn]
物件:物品。产品。赠品。战利品。 ◎ 等级,种类:品名。品类。品色。品位。 ◎ 性质:品质。品行(xíng )。品节(指人的品行节操)。人品。 ◎ 体察出好坏、优劣等:品评。品第(品评优劣而定其等级)。品味(品尝)。 ◎ 指吹弄乐器:品箫。 ◎ 姓。
读音:pí
[pí]
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皮毛。 ◎ 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裘皮。 ◎ 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封皮。书皮。 ◎ 表面:地皮。 ◎ 薄片状的东西:豆腐皮。 ◎ 韧性大,不松脆:花生放皮了。 ◎ 不老实,淘气:顽皮。 ◎ 指橡胶:胶皮。皮球。 ◎ 姓。
读音:fū
[fū]
肉体表面的皮:皮肤。肌肤。切肤之痛。体无完肤。 ◎ 表面的,浅薄的:肤浅。肤泛。 ◎ 大:“薄伐猃狁,以奏肤公”(“肤公”即“大功”)。
读音:bìng
[bìng]
生物体发生不健康的现象:疾病。病症。病例。病痛。病情。病源。病愈。病变。病危。病逝。病榻。病残。 ◎ 缺点,错误:语病。通病。弊病。 ◎ 损害,祸害:祸国病民。 ◎ 不满,责备:诟病。 ◎ 烦躁,担忧:“郑人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