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亦作“却籍”。 南朝 齐 对检出的伪冒户籍之称。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二节:“为了扩大赋役征收范围, 齐高帝 萧道成 专门设置了校籍官,严令整顿户籍。经检出的伪冒户籍,称为‘却籍’,要被罚充远戍。”参阅《通典·食货三》。
亦作“却籍”。 南朝 齐 对检出的伪冒户籍之称。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二节:“为了扩大赋役征收范围, 齐高帝 萧道成 专门设置了校籍官,严令整顿户籍。经检出的伪冒户籍,称为‘却籍’,要被罚充远戍。”参阅《通典·食货三》。
读音:què
[què]
退:却步(因畏惧或厌恶而后退,如“望而却却”)。退却。 ◎ 退还,不受:盛情难却。 ◎ 表示转折:我来了,他却走了。 ◎ 去掉:失却。了(liǎo)却。
读音:jí
[jí]
书,书册:古籍。书籍。经籍。典籍。 ◎ 登记隶属关系的簿册;隶属关系:籍贯。户籍。国籍。学籍。 ◎ 登记:籍没(mò)。籍吏民。 ◎ 征收:籍田。 ◎ 〔籍籍〕a.形容纷扰很大;b.形容名声很大;c.形容纵横交错的样子。 ◎ 古代各种捐税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