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中雌黄
kǒu zhōng cí huáng

典故出处

《晋书·王衍传》:“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更改,世号口中雌黄。”

近义词

言而无信 ,出尔反尔

英文翻译

make irresponsible remark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雌黄:即鸡冠石,过去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沫后重写。随口更改说得不恰当的话。比喻言论前后矛盾,没有一定见解。
成语举例:议论反复曰口中雌黄。(宋 胡继宗《书言故事 事物譬类》)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比喻言论前后矛盾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西晋时期,太尉王衍喜欢谈论老庄,他所论的义理随时更改,被人称为口中雌黄。他找到当时对老庄深有研究的郭象来探讨。郭象对老庄思想作了系统全面的分析,让王衍无法插嘴。王衍对他十分佩服说他谈老庄思想如同悬河泻水一样永不枯竭。

展开更多

字义分解

读音:kǒu

[kǒu]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 ◎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口。 ◎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港口。 ◎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口。喜峰口。 ◎ 破裂的地方:口子。

读音:zhòng,zhōng

[zhòng,zhōng]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 ◎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 特指“中国”:中式。中文。 ◎ 适于,合于:中看。

读音:cí

[cí]

母的,阴性的,与“雄”相对:雌性。雌花。雌雄。 ◎ 〔雌黄〕矿物,橙黄色,可做颜料,古时用来涂改文字,如“信口雌雌”(随意讥评)。 ◎ 柔羽。

读音:huáng

[huáng]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黄色。黄昏。牛黄。黄澄澄。信口雌黄。 ◎ 特指中国黄河:黄灾。治黄。黄泛区。 ◎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黄老(黄帝和老子)。炎黄子孙。 ◎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事情黄了。 ◎ 姓。

abcd的成语
热门成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