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因此,花间词在抒情表现上以恻艳为主,创造出绮而怨的审美情趣,从而奠定了“词为艳科”的当行本色。
2、本文重点结合后现代的文艺理论,论述了网络电影的审美语境、表现形式、艺术特征。
3、因而观赏八位画家的作品,不妨看作是对中国当代工笔画管窥一斑的审美巡礼。
4、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追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设计思想,而现代设计思想反过来又影响着传统文化审美观念。
5、风光摄影的艺术目的和审美表现,是使自然之美符合人的心灵审美需要,使人们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观呈现为完美、和谐、统一的形式。
6、声乐问题就其发声法而言,除了身体的运动震动这一先决条件外,主要是个观念问题,包括思想观念、感觉观念、审美观念等。
7、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剖析,必将揭示中国艺术独特的感知方式与审美追求。
8、自然物成为审美对象,其内涵和特质在不同的审美此在中并非既定的,而是随机的、可塑的。
9、这种形式是如此的简单,影响我们审美的是残留在记忆里那儿时碧绿的莲塘以及千年以来对这种题材的眷恋。
10、中国小说的审美评价标准不能单一化。
11、子规意象和鸥鸟意象交互使用,呈示了词人在自我调解中寻求新的平衡,具有自家审美效应。
12、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水”、“花”意象显示了语言意味无穷的审美特征,成了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的物化表现。
13、触目皆是扯天扯地、光怪陆离的广告和店名,不给人想象和审美空间,眼其烦,心其累。
14、原始岩画中对服饰的生动表现,反映了早期人类对服饰独特的审美观点和表现特点。
15、在先秦文学思想中,“和”作为一个术语虽未用于对文学现象进行批评,但对诗与文的审美要求起到重要的影响。
16、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改善和审美水平的提高,日用瓷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17、走向现代形态的感悟汲取了新的时代智慧,不动声色而又无处不在地醇化著和升华著新的审美创造和知识体系。
18、杨爱群绘画作品有着东方女性的典雅与细致的审美情趣,题材体现了传统与现代、哲理与诗情的统一。
19、照明设备专家深刻地了解微小的灯光设备,如何适当地安置,可以增加视点周边的审美价值或安全范围从公园和停车场走道和庭院。
20、基于这种主观意识极强烈的审美理念,画家们所追求的艺术境界与思想情感则体现为对幽深渺远、萧疏平淡之境界的追求。
21、低胸黑色简约宫廷式上衣与繁琐的乳白色碎边粗布裙形成的强烈反差,透过别致的藏饰腰带达到了令人惊艳的审美境界。
22、数码图形艺术已经超越了传统的主、客相对式的审美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欣赏层面的主、客互动和情景交融。
23、文章认为该诗既是在内容、风格上对宫体诗的自赎和革新,也是在思想、审美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开拓。
24、沪宁城际高速铁路沿线绿化和环境整治突出“远近兼顾、主次分明”的绿化审美特点,分三个视野层次打造绿色“生态走廊”。
25、李泽厚把他的本体论叫做人类学本体论,并把审美与艺术置于人类本体之上。
26、但格律诗的作者们由于审美惯性的作用,明知平水韵已不谐音律,仍通用不已;让他们用新韵,是困难的。
27、追求神韵,不求肖似是其突出特点,符合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意识。
28、该文试图通过分析课文中社会美的内涵和形式,探索社会美的审美教育,更好地完成社会美的审美教育目的。
30、栀子是中国传统名花,经历了从实用功能到审美价值,再到象征意义的演进。
31、这种对文体风格的关注,是对文学形式独立审美价值的发现。“诗缘情而绮靡”的重心不在“缘情”而在“绮靡”。
32、在艺术上他绝对是一个肉眼凡胎,没有丝毫审美鉴赏能力。
33、文艺和审美乃是一种交叉关系,文艺美学就是和美学相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
34、中锋派的魅力或梦想就在于,总是适度地领先于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引导消费者的审美期待,预测并及时推出新的流行式样,新款既出,总让洛阳纸贵,洛阳布贵。
35、明中叶以后北曲衰微,南曲诸声腔兴起,舞台时尚与审美风尚遂随之大变。
36、爱情保鲜剂:一颗不变真心,三十六计神神秘秘,七十二般变化自己,三百六十五不断惊喜。秒杀审美疲劳,爱情永葆活力。
37、学校致力培养会做人、会学习、会合作、会负责、会审美、会创新的,既有良好科学素质、又有良好人文素质的,既能适应市场机制、又能超越市俗功利,既有现代意识、又有传统美德,既有创新精神、又有实践能力,既受到高校欢迎、又受到社会好评,既具有儒雅气质、又富有主体性的高中毕业生。
38、在汉代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李陵率五千步卒奋战绝域全军覆亡的军事事件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意义和很高的审美价值。
39、而春晚自身在内容和形式上,仍然坚守着宏大叙事的歌舞、充满说教的台词、赚人眼泪的煽情以及空洞乏味的搞笑,已使老百姓出现审美疲劳。
40、但由于审美水平的低下,经常出现一些不堪入目的奇装异发。
41、注重道德情操,赞美情深义重的亲情和友情,弘扬刻苦耐劳的传统精神,是张欣小说主人公塑造的审美理性观照。
42、妙悟内在地要求人与物的返朴归真,回归超越后的生命本真状态,使人与物在自由的审美观照中,实现由极致而冲淡的自由审美之境。
43、为此,他主张通过“游戏”的途径把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结合起来,从而使人变成审美的人,进而发展成为人格健全的人,也即是自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