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探讨青蒿素抗心律失常的离子电流基础。
2、具有高血压病史的房颤患者,其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十分复杂,这是因为目前还缺乏前瞻性对照试验对房颤治疗药物在该类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比较。
3、心房颤动系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
4、研究黄松胶囊对多种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5、结果:本组住院期间死亡3例,出现肺部感染18例,心律失常15例,呼吸衰竭5例,血胸3例,支气管胸膜瘘1例。
6、目的探讨室性心律失常在心得安试验中的发生机制。
7、探讨金属硫蛋白表达对大鼠体外心脏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8、此外,房颤患者可能出现医源性死亡,例如,抗心律失常药物导致的促心律失常作用或抗凝药物导致的出血。
9、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时受累的心肌细胞连接蛋白43和结蛋白的表达受到抑制,可能是导致心肌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和收缩功能障碍以致心律失常的一个原因。
10、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复极化异常与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11、结论四氢巴马汀具有降低哇巴因诱发家兔在体心脏延迟后除极振幅的作用,从而减少由延迟后除极所引起的触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12、这类感冒药不能和强心甙、奎尼丁或三环抗抑郁剂合用,以免增加心律失常的危险。
13、目的研究不同组成的参白汤对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14、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严重心律失常,而室上性心动过速一般预后良好。
15、然而,梗死灶周围组织的不均一性和发生心律失常的基质之间的关系还不清楚。
16、室间隔起搏术对心律失常的影响。
17、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
18、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而室上性心动过速一般预后良好。
19、第三个重点是关于抗心律失常治疗。
20、目的讨论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21、目的:考察化合物CPUY11018对心电复极的影响,评估其潜在致心律失常作用。
22、这些药物包括:挥发性麻醉药物,局部麻醉药,抗心律失常药及钙通道阻滞剂。
23、由于钙调蛋白激酶能影响各种钙敏感离子电流及导致心律失常,有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靶位。
24、方法对202例老年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一般资料、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的类型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分析。
25、结论新生儿心律失常以房性早搏或窒性早搏最常见,常不需要治疗,预后良好。
26、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而室上性心动过速一般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