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研物用的槌子。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小经纪》“擂槌”原注:“俗谚云:‘ 杭州 人一日喫三十丈木头。’以三十万家为率,大约每十家日喫擂槌一分,合而计之,则三十丈矣。”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少保吏笔对》:“他日 古春 又过学堂,见 于 ( 于谦 )梳成三角之髻,又戏曰:‘三角如鼓架。’ 于 又即对曰:‘一秃似擂槌。’” 明 周履靖 《锦笺记·陷选》:“説道每日呵擂搥吃一丈,脂粉涂千担。”
研物用的槌子。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小经纪》“擂槌”原注:“俗谚云:‘ 杭州 人一日喫三十丈木头。’以三十万家为率,大约每十家日喫擂槌一分,合而计之,则三十丈矣。”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少保吏笔对》:“他日 古春 又过学堂,见 于 ( 于谦 )梳成三角之髻,又戏曰:‘三角如鼓架。’ 于 又即对曰:‘一秃似擂槌。’” 明 周履靖 《锦笺记·陷选》:“説道每日呵擂搥吃一丈,脂粉涂千担。”
读音:léi,lèi
[léi,lèi]
研磨:擂成细末。 ◎ 打:擂鼓。自吹自擂。
读音:chuí
[chuí]
敲打用具:槌儿。棒槌。鼓槌子。 ◎ 古同“捶”,敲打。 ◎ 古代架蚕箔的木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