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文化奶妈,指的是以自己的方式,传达出中国文化的魅力,使百姓愿意亲近文化。用传统文化哺育出更多依赖其乳汁的“文化婴儿”,让一些人仿佛重回无知的童年。
文化奶妈 - 简介
从阎崇年到易中天,从于丹到王立群,央视《百家讲坛》捧红了一个又一个“学者明星”。对于这些“学者明星”,崇拜的、褒扬的、贬斥的,争论的声音从“学者明星”诞生之日起就从未断绝过,也产生了诸如“电视知识分子”、“学术超男”等称谓。一些观众突然给这些“学者明星”起了一个新的称谓:“文化奶妈”。
文化奶妈 - 出现原因
一是几十年文化断层的滞后效应。急风暴雨式的中国革命,阻断了文化的传承,文化这根柔性的鞭子最终要抽在忽视敌视他的人头上。缺少文化的人群,总要寻求自己的文化之根。文化代言人应运而生。
二是功利主义潮流汹涌,英语和金钱主宰社会的全面运行。中国的文字没有受到应有重视,文化自然无立锥之地。在中国人的民族特性逐步含糊之后,本能的文化需求不间断地反弹,造成脉冲式的局部文化热。
三是长期与文化的隔离,大众阅读理解能力极度下滑,已经很难弄明白老祖宗的字意了。这就需要人把文化通俗化,导入大众之耳。
四是缺乏耐心,渴求速成。效率主导了人的生活,即使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也得服从这个硬道理。我们已经没有时间体味先哲的精神情感,我们要的是结论,能让我们受用的东西。因此,文化方便面大行其道。
文化奶妈 - 评论
“文化奶妈”商业化操作的后遗症非常明显:首当其冲的就是急功近利,以市场定选题定人选,完全工业化操作,把精微的理解纳入程式化的规范里,长此以往必将形成恶俗的风气。
其次,为了标新立异,对原著发挥离谱,靠过度解释吸引大众耳目。
三是庸俗化家常化,以探究人性做幌子,把历史拆解成逗乐子的庸俗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