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摩

tán mó
昙摩的解释

1.梵语dharma的译音,亦译"达摩"﹑"达磨"﹑"昙无"等。意为法,佛法。佛门僧人常以"昙摩"﹑"昙无"等为其名之组成部分。如南朝梁慧皎《高僧传》中之昙摩难提(意译法喜)﹑昙无竭(意译法勇)即是。 2.名僧昙摩罗的省称。又名昙摩迦罗,意译法时。西域乌场国人,通晓诸经。北魏嘉平时来华,在洛阳建法云寺,传习戒律,为京师僧俗所宗仰。

昙摩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tán

[tán]

〔昙花〕常绿灌木,没有叶子,花大,白色,花期很短,如“昙昙一现”(喻稀奇而又容易消逝的事物)。 ◎ 云彩密布,多云。

读音:mā,mó

[mā,mó]

擦,蹭,接触:摩擦。摩天。摩崖(山崖上刻的文字、佛像等)。摩肩接踵。摩顶放踵。 ◎ 摸,抚:摩弄。摩挲(suō) ◎ 研究,切磋:观摩。揣摩(a.研究,仔细琢磨;b.估量,推测)。 ◎ 古同“磨”,磨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