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欧阳洵《上欧阳内翰书》:“毛发丝粟之才纷纷然而起。”
成语解释:比喻十分细小的事物。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比喻十分细小的事物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读音:máo
[máo]
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毛笔。羽毛。毛织品。毛骨悚然。轻于鸿毛。 ◎ 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不毛之地。 ◎ 衣物上的霉菌:老没见太阳都长毛了。 ◎ 粗糙,没有加工的:毛布。毛估(粗略地估计)。毛坯。 ◎ 不是纯净的:毛利。毛重。 ◎ 行动急躁:毛躁。 ◎ 惊慌失措,主意乱了:把他吓毛了。 ◎ 小:毛病。毛孩子。毛毛雨。 ◎ 货币贬值:钱毛了。 ◎ 量词,用于钱币,等于“角”,一圆钱的十分之一:两毛钱。 ◎ 姓。
读音:fà,fā,fèi
[fà,fā,fèi]
交付,送出:分发。发放。发行(批发)。 ◎ 放,射:发射。百发百中。焕发。 ◎ 表达,阐述:发表。发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发。 ◎ 散开,分散:发散。 ◎ 开展,张大,扩大:发展。发扬。 ◎ 打开,揭露:发现。发掘。 ◎ 产生,出现:发生。发愤。奋发。 ◎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澎涨:发面。 ◎ 显现,显出:发病。发抖。发憷。 ◎ 开始动作:发动。 ◎ 引起,开启:启发。发人深省。 ◎ 公布,宣布:发布。发号施令。 ◎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读音:sī
[sī]
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蚕丝。丝绸。缂(kè)丝(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亦作“刻丝”)。 ◎ 像丝的东西:铁丝。菌丝。肉丝。游丝。 ◎ 细微,极小:一丝不苟。 ◎ 绵长的思绪或感情:情丝。愁丝。 ◎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一丝等于千分之一分):丝毫(喻极少,极小,一点儿)。丝恩发(fà)怨(指极小的恩怨)。 ◎ 公制长度单位,一米的十万分之一(亦称“忽米”、“道”)。 ◎ 指弦乐器: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竹”指管乐器)。 ◎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读音:sù
[sù]
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粟子。沧海一粟。 ◎ 古代泛称谷类:重(zhòng )农贵粟。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