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1).用动物毛织成的布。
(2).指用此毛布所制之衣。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阿耆尼国》:“文字取则 印度 ,微有增损。服饰毡毼,断髮无巾。”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跋禄迦国》:“气序风寒,人衣毡毼。”毼,一本作“ 褐 ”。
(1).用动物毛织成的布。
(2).指用此毛布所制之衣。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阿耆尼国》:“文字取则 印度 ,微有增损。服饰毡毼,断髮无巾。”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跋禄迦国》:“气序风寒,人衣毡毼。”毼,一本作“ 褐 ”。
读音:zhān
[zhān]
用兽毛或化学纤维制成的片状物,可做防寒用品和工业上的垫衬材料:毡子。毡帽。毡靴。毡包(a.毡制的圆顶篷帐;b.毡制的包儿)。毡裘。
读音:hé
[hé]
毯一类的毛织品:“庚午减陕西织造绒毼之半。” ◎ 古同“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