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钱

基本解释

  热钱(Hot Money),又称游资(Refugee Capital)或叫投机性短期资本,只为追求最高报酬以最低风险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 

详细解释



   热钱与市场

  国际间短期资金的投机性移动主要是逃避政治风险,追求汇率变动,重要商品价格变动或国际有价证券价格变动的利益,而热钱即为追求汇率变动利益的投机性行为。当投机者预期某种通货的价格将下跌时,便出售该通货的远期外汇,以期在将来期满之后,可以较低的即期外汇买进而赚取此一汇兑差价的利益。由于此纯属买空卖空的投机行为,故与套汇不同。在外汇市场上,由于此种投机性资金常自有贬值倾向货币转换成有升值货币倾向的货币,增加了外汇市场的不稳定性,因此,只要预期的心理存在,唯有让升值的货币大幅波动或实行外汇管制,才能阻止这种投机性资金的流动。

  热钱的甄别及数目大小的确定

  虽然大概的定义可以这样说,但是如何甄别热钱以及确定热钱的数目大小,却非易事。因为热钱并非一成不变,一些长期资本在一定情况下也可以转化为短期资本,短期资本可以转化为热钱,关键在于经济和金融环境是否会导致资金从投资走向投机,从投机走向逃离。而我国现行实际上的固定汇率制度和美元持续贬值的外部金融环境,造就了热钱进出的套利机会。

  首先是热钱进来对经济造成推波助澜的虚假繁荣。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热钱在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同时,乘机在其他市场如房地产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以及其他市场不断寻找套利机会。如最明显的莫过于房地产市场。最近两年多来,我国房地产价格直线上升,全国房地产价格涨幅在12%以上,远远超过消费物价指数,尤其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一些大城市,房地产价格上涨20%以上,甚至达到50%。即使2004年严厉的宏观调控也没有抑制房价的急剧上涨。因此,不能排除一些套利资本进入了我国的房地产市场。 很多房地产开发商之所以不愿意降价楼价房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国际热钱心存幻想,而能够吸引国际热钱进入中国楼市的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就是人民币的大幅升值。

  其次热钱大量进入,加大外汇占款规模,影响货币政策正常操作,扰乱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加剧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2004年全年基础货币投放达到6600多亿元人民币,按照测算大约1000亿美元的热钱流入,就有8000多亿元人民币,因此,仅仅热钱流入就超过了全年的基础货币投放额。这迫使央行在公开市场大量运用央行票据强行冲销,仅2004年央行就发行了近1.5万亿元票据对冲,这大大增加了央行的操作成本,同时也使得我国货币政策主动性不断下降,货币政策效果大打折扣,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据有关专家计算,截至2005年底,在我国境内的“热钱”超过3200亿美元,2006年底和2007年底分别为4000亿美元和5000亿美元。2008年6月24日,社科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专家在社科院网站上发表报告指出,在一定的经济学模型假设下,中国资本市场上的热钱数额惊人,已高达1.75万亿美元,这一数字大约相当于截至2008年3月底的中国外汇储备存量的104%。“热钱”向中国流入是受多种因素驱动的:既可以实现规避国际金融动荡风险,也可以对人民币套汇套利,还可以对国内股市、楼市进行投机”。

  再次,热钱流入,人为加大了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压力。我国现行的汇率体系,以及美元持续贬值,才能吸引热钱进来。因此,只要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随着流入热钱的增多,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就会越大。最后,热钱的流出,也同样会使经济剧烈波动。随着美联储7次升息,美元利率提高增强美元吸引力,加上对人民币升值预期不确定性增加,如果热钱大规模迅速流出,就会使一些投机气氛较大的市场价格会大幅波动,如房地产价格迅速回落、债券价格以及股票市场大幅震荡等。

  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内资金短缺,往往比较在意外汇流出,希望外汇流入。泰国在1997年前奉行高利率政策,大量“热钱”涌入;泰铢贬值后,“热钱”迅速逃逸,使泰国的经济大厦轰然倒塌。

  热钱的特征

  热钱具有“四高”特征

  1、高收益性与风险性。追求高收益是热钱在全球金融市场运动的最终目的。当然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因而热钱赚取的是高风险利润,它们可能在此市场赚而在彼市场亏、或在此时赚钱而在彼时亏,这也使其具备承担高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2、高信息化与敏感性。热钱是信息化时代的宠儿,对一国或世界经济金融现状和趋势,对各个金融市场汇差、利差和各种价格差,对有关国家经济政策等高度敏感,并能迅速做出反映。

  3、高流动性与短期性。基于高信息化与高敏感性,有钱可赚它们便迅速进入,风险加大则瞬间逃离。表现出极大的短期性、甚至超短期性,在一天或一周内迅速进出。

  4、投资的高虚拟性与投机性。说热钱是一种投资资金,主要指它们投资于全球的有价证券市场和货币市场,以便从证券和货币的每天、每小时、每分钟的价格波动中取得利润,即“以钱生钱”,对金融市场有一定的润滑作用。如果金融市场没有热钱这类风险偏好者,风险厌恶者就不可能转移风险。但热钱的投资既不创造就业,也不提供服务,具有极大的虚拟性、投机性和破坏性。

  新兴市场如何应对大量热钱的流入

  就中国而言,目前首先应该加强资本流入尤其是短期投机资本的管理和监督;

  其次,要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和政策的相对连续性以使得资本流动可持续,而这也是防止资本流动逆转最根本的因素;

  此外,保持汇率安排一定的灵活性也是必要的。

  理论上抵抗外资热钱的方法

  1、全面通胀,让物价全面上涨,但老百姓承受不起;

  2、提高准备金率,但这招对中国股市影响有限;

  3、另外寻找一个分洪、泄洪之地,比如让房地产市场再度亢奋,但市民们受不了;

  4、加快人民币升值的步伐,一步快速到位,宣布几年之内不升值了,但外贸企业就会因此大量破产,失业问题无法解决;

  5、对我国证券市场进行扩容。采取的措施包括鼓励已上市优质国有企业整理上市及公开增发,或者加速红筹股的回归,还包括允许外资企业发行A股等。

  热钱流入与流出

  一般国际热钱,流向两个热源:

  1、短期利率正处在波段高点,或还在走高。

  2、短期间内汇率蓄势待发,正要升值。

  只要中国符合以上两个条件热钱就源源流入。

  一般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正在起飞,国民所得正在成长,股市正待上扬的市场,只要相较於他国符合以上要件,都能吸引八方热钱进来。

  可热钱也最无忠诚度可言,它们会一直待到本国相对于他国:

  1、短期利率已然回档下跌

  2、短期间内汇率正待走贬

  热钱就会再度流出。

  所谓热钱流出,就是变卖本国货币计价资产,如外资拥有的股票、国债、投机性土地等,大量变卖,换成他国货币之后,倾巢汇出。

  以上一进一出,如果时间短而流量大,将造成本国股市债市房市,爆起乍跌。前辈们说的好,不可不防也!

  我国现状

  我国现行实际上的固定汇率制度和美元持续贬值的外部金融环境,造就了热钱进出的套利机会。

  可热钱亦未必就是洪水猛兽,如能因势利导,晓以大义,制度规范之,亦能使其安心谋算于中国,只要它觉得有利可图,无须颠簸劳顿於环球,则热钱亦我无尽藏也。

  热钱流入的渠道

  热钱进入渠道多达十余种,主要渠道有:

  其一,虚假贸易。在这一渠道中,国内的企业与国外的投资者可联手通过虚高报价、预收货款、伪造供货合同等方式,把境外的资金引入。

  其二,增资扩股。既有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原有注册资金基础上,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投资项目”等理由申请增资,资金进来后实则游走他处套利;在结汇套利以后要撤出时,只需另寻借口撤消原项目合同,这样热钱的进出都很容易。

  其三,货币流转与转换。市场有段顺口溜可说明这一热钱流入方式:“港币不可兑换,人民币可兑换,两地一流窜,一样可兑换”。国家外汇管理局在检查中发现,通过这样货币转换和跨地区操作的办法,也使得大量热钱“自由进出”。其四,地下钱庄。地下钱庄是外资进出最为快捷的方式。很多地下钱庄运作是这样的:假设你在香港或者境外某地把钱打到当地某一个指定的账户,被确认后,内地的地下钱庄自然就会帮你开个户,把你的外币转成人民币了。根本就不需要有外币进来。

  其五,货柜车夹带现金。这种做法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的来料加工企业。企业以发员工工资等名义,通过货柜车夹带港币进出粤港两地。如果一个企业有十部八部货柜车的很多,一部车跑一两趟很普遍,每趟夹带50万港元,即便被海关查上也很好解释。2006年以来,随着资金进出需求增多,一些类似的企业慢慢地就拓展业务成了变相的“地下钱庄”,大批量帮别人夹带现金。

  其六,赡家款。海外华侨对国内亲属汇款被称之为赡家款,这几年这个数字大幅增加。此间真正用于“赡家”用途的款项堪疑,相当多的热钱是通过这种渠道进来炒股、买房。

  热钱的粗略计算公式

  国家的外储增加量-FDI(外商直接投资)-贸易顺差=热钱

展开更多

字义分解

读音:rè

[rè]

温度高,感觉温度高,与“冷”相对:热水。热带。灼热。热度。水深火热(喻人民生活处境异常艰难痛苦)。 ◎ 身体发烧:热症。 ◎ 使温度升高:热敷。 ◎ 情意深:热心。热情。热忱。热切。热血。热爱。 ◎ 旺、盛:热闹。热潮。热火朝天。 ◎ 形容非常羡慕或急切想得到:热中。 ◎ 受很多人普遍欢迎、关注的:热销。热门儿。 ◎ 物理学上指物体内部分子不规则运动发出的一种能:热能。热力学(研究热能和别种能相互转化的科学)。 ◎ 放射性强:热核武器。

读音:qián

[qián]

货币:铜钱。金钱。银钱。钱票。钱币。钱财。钱庄。钱粮。 ◎ 费用:车钱。买书的钱。 ◎ 财物:有钱有势。 ◎ 圆形像钱的东西:榆钱。荷钱。 ◎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一两的十分之一。 ◎ 姓。

其他的词语
热门词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