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兔之悲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hú tù zhī bēi ㄏㄨˊ ㄊㄨˋ ㄓㄧ ㄅㄟ

狐兔之悲 


犹狐死兔泣。《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鸞凤之配,虽有佳期;狐兔之悲,岂无同志。” 明 无名氏 《鸣凤记·二臣哭夏》:“我和你既有僚友之义,不免狐兔之悲。” 清 蒲松龄 《募葬郝飞侯序》:“惟冀縉绅先生,喜结人天之果;金兰故友,共兴狐兔之悲。” 李大钊 《厌世心与自觉心》:“异日者天涯沦落,同作亡民,相逢作 楚 囚之泣,或将兴狐兔之悲矣。”

成语词典已有该词条:狐兔之悲

展开更多

字义分解

读音:hú

[hú]

哺乳动物的一属,形状略像狼。毛赤黄色,性狡猾多疑,遇见攻击时肛门放出臭气,乘机逃跑。皮可做衣服(通称“狐狸”):狐臭(腋下臭气)。狐肷(狐腋下和腹部的毛皮)。狐疑(多疑)。狐媚(曲意逢迎,投入所好)。狐死首丘(传说狐狸将死,头必向出生的山丘。喻不忘本,亦喻对故乡的思念)。 ◎ 姓。

读音:tù

[tù]

哺乳动物,耳长,尾短,上唇中间裂开,后肢较长,跑得快:兔子。兔脱(迅速地逃走)。兔毫笔。兔起鹘落(“鹘”,打猎用的猛禽。兔子才起来而鹘已经扑下去,喻动作敏捷。亦喻作书画或写文章下笔迅捷)。 ◎ 古称娈童(指被当作女性玩弄的美貌男子)。

读音:zhī

[zhī]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bēi

[bēi]

伤心,哀痛:悲哀。悲伤。悲怆。悲痛。悲切。悲惨。悲凉。悲愤。悲凄。悲恸。悲吟。悲壮。悲观。悲剧。乐极生悲。 ◎ 怜悯:悲天悯人。

其他的词语
热门词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