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貛

基本解释

哺乳动物。头长,耳短。背部毛淡黑色或灰色,头部有三条宽白纹,耳缘和尾端也是白色。胸腹和四肢黑色。多夜间活动。有冬眠现象。毛皮可做褥子,毛可制刷子或画笔,肉可食。又称貒。 徐珂 《清稗类钞·动物·猪獾》:“猪獾,一名貒,状似猪而喙尖,足尾皆短,前肢有鋭爪,便於掘地,毛黄褐色,脊有黑毛一道。体肥行钝,性敏捷,穴土而居,故常为隄岸之害。夜出捕食小动物及果实之属。”

展开更多

字义分解

读音:zhū

[zhū]

哺乳动物,肉可食,鬃可制刷,皮可制革,粪是很好的肥料:猪倌。猪场。猪圈(juàn )。猪肉。生猪。野猪。种(zhóng )猪。 ◎ 古同“潴”,水积存之处。

读音:huān

[huān]

同“獾”。

其他的词语
热门词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