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叔

ɡuǎn shū
管叔的解释

1. 姬姓,名鲜。周武王之弟,周武王灭商后,曾封纣王之子武庚为诸侯。同时,封鲜于管(即河南郑州),让管叔和蔡叔、霍叔共同监督武庚,史称“三监”。武王死后,成王年少,由周公摄政,他与蔡叔不满,遂伙同武庚纠合东方夷族作乱。结果,为周公东征所平定,管叔兵败被杀。

管叔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guǎn

[guǎn]

吹奏的乐器:管乐器。管弦乐。 ◎ 圆而细长中空的东西:管道。管线。管见(谦辞,浅陋的见识)。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量海水,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管中窥豹。气管。血管。针管。双管齐下。 ◎ 形状像管的电子器件:电子管。晶体管。 ◎ 负责,经理:管理。

读音:shū

[shū]

兄弟排行次序第三:伯、仲、叔、季。 ◎ 父亲的弟弟,亦称跟父亲同辈而年纪较小的男子:叔父。大叔。 ◎ 丈夫的弟弟:小叔子。叔嫂。 ◎ 拾:“九月叔苴”。

管叔造句 更多
1、周公辅佐武王襄定天下,翦灭殷商后,且行仁政,封商纣之子武庚于商地,“以续殷祀”,派兄弟管叔、蔡叔、霍叔抚民监国。2、为了稳定政局,他把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封在朝歌,统帅殷的遗民,又命管叔鲜、蔡叔度和霍叔处就近监视,史称“三监”。3、“周公旦承成王命伐诛武庚,杀管叔,而放蔡叔,迁之,与车十乘,徙七十人...
1、当时管叔、蔡叔勾结纣王的儿子武庚,并联合东夷部族反叛周朝。2、周公的三个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不满于周公旦执政,便勾结商纣子武庚和徐、奄等东方夷族反叛,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三监之乱”。3、周武王去世之后,年仅十岁的周成王继位,周公代替成王执政,周成王的叔叔管叔、蔡叔叛乱,史称管蔡之乱。4、王叔管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