腒雉

基本解释

晒干的雉和新鲜的雉。《仪礼·士相见礼》:“士相见之礼,挚,冬用雉,夏用腒。” 郑玄 注:“夏用腒,备腐臭也。” 贾公彦 疏引《周礼·天官·庖人》 郑 注:“腒,干雉。”《仪礼·士相见礼》:“冬时虽死,形体不异,故存本名,称曰雉;夏为乾腒,形体异,故变本名,称曰腒也。” 汉 应劭 《风俗通·愆礼·太原郝子廉》:“士相见之礼,贄用腒雉,受而不拒,而交答焉。”

展开更多

字义分解

读音:jū

[jū]

干腌的鸟肉。

读音:zhì

[zhì]

鸟,雄的羽毛很美,尾长;雌的淡黄褐色,尾较短。善走,不能久飞。肉可食,羽毛可做装饰品。通称“野鸡”。 ◎ 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 城墙:雉堞。

其他的词语
热门词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