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瓣纹

基本解释

  莲瓣纹lián bàn wén

  莲瓣纹是古代陶瓷最为流行的花纹装饰,始于春秋,盛于南北朝至宋,流行于整个封建时代。春秋战国多用立体莲瓣作壶盖上的装饰。魏晋至隋代,莲瓣纹常用堆塑手法装饰在器物腹部,有的分几层装饰在器物的颈、腹、足各个部位,使器物显得繁缛华丽。也有用刻划和模印手法制作的。唐宋时,刻划和模印是莲瓣纹装饰的主要手法。尤其是定窑、耀州窑的佛教用品净瓶,器身刻有多层莲瓣纹,刀法犀利,匀净利落。元代以后,莲瓣纹不再作为器物的主体纹饰,多作为口沿、肩颈、腹部和底足的辅助花纹出现,装饰技法改为绘画。

展开更多

字义分解

读音:lián

[lián]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浅水中。叶子大而圆。花大,有粉红、白色两种。种子称“莲子”,包在倒圆锥形的花托内,合称“莲蓬”。地下茎肥大而长,有节,称“藕”。种子和地下茎均可食(亦称“荷”、“芙蓉”、“芙蕖”、“菡萏”):莲藕。莲房(a.莲蓬;b.指僧人的居室)。莲座(a.莲花的底部;b.佛像的座位,由佛座多为莲花形而得名)。

读音:bàn

[bàn]

组成花冠的各片:花瓣。 ◎ 植物的种子、果实或球茎可以分开的片状物:豆瓣儿。蒜瓣儿。 ◎ 物体破裂分成的部分。 ◎ 量词。

读音:wén

[wén]

丝织物的文理,物件的文理:纹理。纹饰。条纹。水纹。指纹。斜纹。

其他的词语
热门词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