莼羹鲈脍

chún ɡēnɡ lú kuài
莼羹鲈脍的解释

莼:莼菜;脍:切得很细的肉。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莼羹鲈脍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chún

[chún]

〔莼菜〕多年生水草,浮在水面,叶子椭圆形,开暗红色花。茎和叶背面都有黏液,可食。简称“莼”。 ◎ (蒓)

读音:gēng

[gēng]

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冻状食物:羹汤。肉羹。鸡蛋羹。

读音:lú

[lú]

〔鲈鱼〕体侧扁,嘴大,鳞细,背灰绿色,腹面白色,身体两侧和背鳍有黑斑。生活在近海,秋末到河口产卵。为常见的食用鱼类。 ◎ (鱸)

读音:kuài

[kuài]

细切的肉:脍鲤。脍炙人口(喻诗文或事物受人欢迎,被人传诵)。

莼羹鲈脍造句 更多
1、西湖莼菜与松江鲈鱼并提“莼羹鲈脍”,在历史上有一段“莼鲈之思”的佳话——晋朝的张翰在洛阳做官,只因思念家乡的莼羹鲈脍,遂弃官归乡。2、“海外侨亲思一脔,莼羹鲈脍故园情”。3、江南虽是故乡,莼羹鲈脍,牵惹游魂,但哪里回得去啊!只好逗留京都,苟延残喘罢了。4、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