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说林训》:“明月之珠,蚌之病而我之利。”
成语解释:比喻因不得志而写出好文章来。
成语举例: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敬通(冯衍)雅好辞说,而坎壈盛世,显志自序,亦蚌病成珠。”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指读书人不得志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读音:bàng,bèng
[bàng,bèng]
生活在淡水里的一种软体动物,介壳长圆形,表面黑褐色,壳内有珍珠层,有的可以产出珍珠:蚌胎(指珍珠)。
读音:bìng
[bìng]
生物体发生不健康的现象:疾病。病症。病例。病痛。病情。病源。病愈。病变。病危。病逝。病榻。病残。 ◎ 缺点,错误:语病。通病。弊病。 ◎ 损害,祸害:祸国病民。 ◎ 不满,责备:诟病。 ◎ 烦躁,担忧:“郑人病之”。
读音:chéng
[chéng]
做好,做完: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 ◎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 ◎ 变为:长成。变成。 ◎ 可以,能行:成,就这么办。 ◎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成。 ◎ 够,达到一定数量:成年累(lěi )月。 ◎ 已定的,定形的: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 ◎ 十分之一:增产三成。 ◎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成宋乱”。 ◎ 姓。
读音:zhū
[zhū]
蛤蚌因沙粒窜入壳内受到刺激而分泌的物质,逐层包起来形成圆粒,乳白色或略带黄色,有光泽,可做装饰品,亦可入药。称“珍珠”(亦作“真珠”,简称“珠”):珠蚌。珠宝。珠花。夜明珠。珠玑(喻优美的词藻或诗文)。珠联璧合(珍珠联成串,美玉放在一起,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 ◎ 像珠子的东西:汗珠。泪珠。露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