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稠

基本解释

   【词语】:黏稠

  【注音】:nián chóu

  【释义】:1.液体浓度高,有黏性,不易流动。例: 黏稠的浆糊|黏稠的松脂|黏稠的大米粥。

  2.在医学上血小板多、血脂过高以及血细胞粘连达到七个以上的血细胞串的的症状。例:血黏稠。

详细解释



   【辨析】“粘”字两读,一读nián,一读zhān。1995年《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黏”作为“粘”的异体字淘汰,1988年《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确认“黏”为规范字。这样,二者基本有了分工:“黏”读nián,指胶水或糨糊之类物质所具有的黏糊性质,“黏”字用于:黏稠、黏度、黏附、黏糕、黏合、黏糊糊、黏米、黏膜、黏土、黏性、黏液、黏着…… ;“粘”读zhān,指使物体附着在另一个物体上,“粘”字用于:粘胶、粘连、粘贴…… 。据此,在“黏稠——粘稠”“黏糊——粘糊”“黏土——粘土”“黏液——粘液”等组异形词中,宜用“黏”。

展开更多

字义分解

读音:nián

[nián]

像胶或糨糊的性质:黏性。黏液。黏土。黏米。

读音:chóu

[chóu]

密,与“稀”相对:稠密。稠人广众。 ◎ 浓:稠粥。

其他的词语
热门词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